财务总监职场变形记

我的新书《像高手一样讲故事》开始发售了,请你们多指正。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我想用书中的25个故事,陪你走过一段时光,体验故事的力量。

财务总监的故事:从“Mr. No”到“Mr. Right”

一位财务总监拥有长达25年的丰富经验,他精心准备了一个故事,打算在全公司的年会上与大家分享。在撰写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他的内心充满了激动和期待。他表示,尽管25年的长期服务奖为他带来了更高的薪资,但真正让他感到幸福和满足的,却是将这个故事付诸笔端和即将在年会上讲述它的时刻。

这个故事不仅是他职业生涯的见证,更是他坚守职业操守、甚至是在冲突中赢得信任与尊重,以及取得卓越成就的生动记录。对他而言,这份故事无疑是他25年工作生涯中最珍贵的纪念。

请允许我用他的视角分享和分析他的故事。

序幕:当财务总监成了团队的反派

那是2016年3月,我这个有着20年财务经验的老兵加入了新团队,开始新角色,担任财务总监。

本以为迎接我的会是热情的握手和期待的眼神,结果呢?

销售团队看我的眼神,就像看一个不请自来的警察,巡视搜查。

更惨的是,我很快收获了一个光荣称号——“Mr. No”(“不”大师)。

为什么?因为我的工作就是审预算、砍费用、问问题。销售团队兴冲冲地拿着报销单来找我,我微笑着递回去:“这个不合规,不行。” 他们拿着市场活动预算来,我推推眼镜:“ROI不够清晰,重做。”

没过多久,我的形象就变成了:那个专门说‘不’的财务老头

团队氛围越来越僵,工作效率越来越低,甚至有人开始绕过我直接找CEO签字。

我忽然意识到:我可能成了团队里的反派

问题是——一个被团队当成反派的财务,真的能做好财务吗?

第一幕:冲突——当财务和销售成了天敌

财务和销售的关系,向来微妙。

销售觉得财务死板、较真、不近人情;财务觉得销售大手大脚、不守规矩、总想钻空子。

这种对立,本质上是一场风险控制业务增长的永恒博弈。

但问题在于——如果财务只会说“不”,那公司还要财务干嘛?直接装个AI自动驳回不就完了?

于是我开始反思:

财务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是“控制风险”,还是“帮助业务更健康地赚钱”?

我的角色是什么? 是“警察”,还是“军师”?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是不是在把自己变成团队的敌人

第二幕:转变——财务警察业务伙伴

1. 第一步:放下傲慢,走进战场

我决定不再坐在财务部等审批单,而是主动参加销售团队的周会。

第一次去的时候,会议室瞬间安静,所有人的表情都像在说:“这老头来干嘛?查账?”

但我没带审计报告,只带了一个问题:你们最大的财务痛点是什么?

沉默。

终于,一个资深销售开口了:“每次申请费用都要填一堆表,走流程要一周,客户早跑了。”

另一个补充:“有些灵活的市场打法,财务根本不懂,上来就卡死。”

原来,他们不是讨厌财务,而是讨厌低效不懂业务的财务。

2. 第二步:从说不说如何可以

我开始调整工作方式:

简化流程:把5页的报销单压缩成1页,关键信息一目了然。

提前介入:在销售策划活动时,就参与讨论,而不是事后才来“挑刺”。

设立快速通道:对于小额紧急费用,设立绿色通道,先执行后补材料。

我不再说这不行,而是说如果这样调整,就可以

3. 第三步:用数据帮销售赚钱

有一次,销售团队抱怨某个客户账期太长,影响现金流。

我没有直接拒绝合作,而是算了一笔账:如果账期缩短15天,我们可以多拿2%的折扣,相当于每年多赚200万。

销售总监眼睛一亮:“这数据能给我吗?我去和客户谈!”

财务的价值,突然从拦路虎变成了神助攻

第三幕:蜕变——“Mr. No”“Mr. Right”

在公司年会上,CEO让各部门用一个词形容财务部。

销售总监站起来,笑着说:“Mr. Right”。

全场大笑,掌声雷动。

这个新外号的背后,是三个关键变化:

信任建立:销售团队不再怕财务,而是主动来咨询“怎么花更划算”。

效率提升:费用审批时间缩短70%,但异常支出反而下降20%。

业绩增长:财务和销售共同优化了客户账期、费用结构,直接贡献了5%的利润提升。

我不再是财务警察,而是业务军师

第四幕:商业故事的黄金法则——如何讲好一个职场蜕变故事?

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人,是因为它符合经典叙事结构:

1. 冲突:英雄的困境

And 初始状态:财务和销售的对立

But 挑战和危机:但是,我被团队孤立,效率低下

Therefore 解决核心问题:因此,“一个只会说‘不’的财务,真的有价值吗?”

2. 转折:英雄的觉醒

关键决策:从“控制者”变成“赋能者”

行动:走进业务,理解需求,调整工作方式

3. 结果:英雄的胜利

成果:从“Mr. No”到“Mr. Right”

升华:财务的真正价值,不是“管钱”,而是“让钱更聪明地流动”

4. 点睛:

财务的终极目标不是控制风险,而是帮助业务更健康地赚钱。

如果你只会说,那公司不如直接装个AI

真正的专业,不是死守规则,而是在规则和业务之间找到最优解。

第五幕:故事的启示——如何避免成为团队里的“Mr. No”

管控思维赋能思维

不要只做“纠错者”,而要做“解决方案提供者”。

比如:不要说“这个预算不行”,而是说“如果调整这三点,就能通过”。

深入业务,而不只是审核结果

财务要懂业务逻辑,HR要懂团队痛点,法务要懂商业需求。

坐在办公室里的管控,永远是滞后的。

用数据说话,而不是用权力压人

销售说“这个客户很重要”,你可以说“数据显示,这个客户的利润率低于平均水平,我们如何优化?”

数据是你的武器,而不是你的盾牌。

幽默化解冲突

当销售抱怨流程太复杂时,我开玩笑:“要不我们改成‘猜猜财务今天心情好不好’模式?”

幽默能让对抗变对话。

你的职场故事,是什么剧本?

每个人在职场上都在演绎自己的故事。

你是团队里的“Mr. No”,还是“Mr. Right”?

你是规则的“守护者”,还是业务的“赋能者”?

你的故事,是让人皱眉的“审查报告”,还是让人共鸣的“成长传奇”?

好的职场故事,不是一帆风顺的童话,而是充满冲突、转变和蜕变的英雄之旅。而讲故事的能力,恰恰是高手和普通人的关键区别。

附:《像高手一样讲故事》

【内容简介】

故事是把一个个冲突和颠覆的事件呈现在我们面前,目的是连接人心、推进改变。它是人类文明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决胜未来的关键能力。一个好的故事能输出“秒级的影响力”,唤醒情感、传递价值。这种能力的背后是强大的故事思维,它需要我们不断锤炼和提升。本书以创新和极简的故事线串接起故事思维的要素,以一个故事生成器快速打造故事之心、故事之线、故事之旅,为自己、为组织、为品牌、为用户,也为展望未来讲好故事,让你成为一位“首席故事官”,在任何场合都能以故事为媒,输出力量。

【作者简介】

王琼是众多培训公司的首席讲师、金牌讲师,1996年成为摩托罗拉大学的外聘教师,是中国本土最早获得认证的培训师之一。她曾在高校工作,担任过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后出国深造,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硕士、瑞士日内瓦大学的高级硕士。近年来,她专注在训练故事思维、高管演讲路演、系统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训领域,线下培训的学员达60,000多人次,授课场次达2000多场,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

【模型:故事导航图——www.story.link

小结:

1. 故事是从冲突看成长;

2. 应用极简的ABT结构,可以打造出精彩纷呈的故事;

3. 即使在财务领域,可能充满了枯燥乏味的工作,通过故事也能带给人们激动人心的启发。

文章:王琼

王琼·输出的力量工作室

欢迎在留言区与我们分享你的感悟。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