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既不是一本讲某个年代的历史书,又不是一本讲某个大人物历史的书,也不是一本讲历史上的小人物的书。这更像是各种历史的碎片,糅合到一起,类似于电台播放音乐的方式,“随意”地从岁月长河中摘取了某一滴与读者分享。也正因为如此,历史才有了温度,不再是纸上冷冷清清的时间线和事件线,一个个创造历史的大人物、小人物,他们鲜活的面孔闪现于眼前,汇集成了这本《历史的温度》。
这本书我还没有读完,仅仅读完了“人物篇”就急急忙忙在桌边写下这段文字,或许对作者是有些不尊重的。因为这本《历史的温度》让我找到了通宵达旦读《世纪三部曲》时的感觉,读起来酣畅淋漓、欲罢不能,而这偏偏又不是一本小说或者纪实文学。
无论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在历史的洪流中,总如沧海一粟,随波沉浮。大人物在面对整个世界发展的滚滚洪流,面临千年不遇的大变局时,也只好顺势而为、逆势而亡;而在某些时候,历史却由于某个小人物的偶然举动,掀起了轩然大波,改变了整个人类的命运。把一个人还原到他所处的历史年代,还原到他作为一个“人”的时候,不禁要问到底是时势造就了这个人?还是这个人、或者说这许许多多个个人造就了时势?
作为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人总有优点缺点。不管这个人给人类创造了多绚丽的历史,回归到人本身,哪有什么完美的人;同样的,不管这个人给人类历史造成了多大伤害,回归到人本身,总也有一温情善良的一刻。正是抱着这样的态度,写就的这样的一个个人物,才给我们在课堂学到的历史添加了些许温度。
我们在看历史的时候,要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不能跳出当时的历史环境,用“上帝视角”去评价当时的人和事。因为换做你我,在当时的环境下,未必不会做出同样的事,未必能做的“现在看起来更好”。回到过去,去改变历史走向,即使未来技术上可行,也终归是个伪命题。
历史终归是历史,但历史不止是历史,被历史洪流裹挟着往前进的我们,正在创造我们自己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