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总想长大,想着长大了,可以自己赚钱,可以背着行囊去想去的地方,可以追寻幻想的浪漫爱情和崇高理想。
可是,一成年、一毕业,我们便开始了不容易,发现生活不是幻想的美好,日子也不是想像的美满,现象表明,全体成年人统一的趋于一个状态,那就是都倾向了残酷的现实。
我有一个朋友自从没上学起,18岁就被催婚,却至今未婚。更难为的是村里的一个姐姐,据说年芳32了,却自己单身,不知是被伤了还是被现实打得满地打滚,磨平了棱角,反正是自顾自的享受着一个人的生活——钱不缺,也有工作。可却还要被村里的老人说三道四,每逢村里谁家办酒席或者喜宴,老人们都会张罗着为她介绍对象,亦或是说她怎么谁都不满意。我们都不知道这个世界怎么了,为什么人到了年龄就一定要婚嫁,国法也没有规定说到了年龄一定婚嫁,但在现实里,到了年龄没有婚嫁却成了大逆不道、罪无可恕一样,免不了遭受别人的指点乃至背后的谩骂。
成年后,好像我们都没有了家,哪怕出门在外,也报喜不报忧,最害怕亲人担心。所以生病住院了也只敢和好朋友说,钱不够也只好朋友借,甚至可能还钱的期限还遥遥无期。
以前刷到过这样的视频:年轻人一个人生病去打吊水,然后想上厕所,还一手举着吊瓶,一手在输液,连个裤子都难以脱下,只能求助别人。当时的我还觉得应该不至于那么脆弱,视频终究是视频,总少不了夸张手法。
当到了我自己的时候,我才真正知道什么是无助,那种就连哭也没人听到和安慰,那种连想换个衣服洗个头都难的时候,我真的觉得世界如此大,而我却渺小到如此孤单。
隔壁病床有个小姐姐,只比我大一岁,也只比我早一两天住院,可就连住院了都请不到假,住院费都交了,还得白天继续工作,晚上才有时间来输液,来医院治疗。不过好在她有一个妈妈相陪,而我什么也没有,就一个人,就连出去走几步都怕晕死街头。父母离得太遥远,我不敢知会他们,就怕他们担心,也怕他们骂,在我觉得我自己还年轻还能扛得过的时候,真觉得没必要啥都依赖他们。
成了年,我们终将要长大,可能飘零在遥远的远方,望着月亮思念家乡;可能停留在近而孤单的城市,酸甜苦辣终究要一个人尝;可能灯红酒绿里,还藏着一个独自忧伤的地方。
有时候,忍不住去思考,为什么要长大?在成人的世界里,心里脆弱的、扛不住事的,终将还是会被生活压得忘记呼吸和喘气。就像姐姐一样,哪怕开着一个在外人看来不错的店,终究还是逃不了天天被信用卡和各个银行催还债务的宿命,还是离不了每月穷得一天可能一餐还要为了还房租而苦恼。
可面对生活就天真得像以前我们总喜欢相信星座运势和八卦属相一样,什么时候干什么,哪一年哪一天最好运,然后面对着期待,知道自己不会太倒霉。然而转身现实就给了我们一个巴掌,好像在说:”醒醒吧!你所期待的未必是最好的,也是鲜有如约而至”。最后的我们就只能像木偶一样和劳作机器一样,重复着一切循环,安于当下,重于现实。
如此乎,突然感觉长大好像也没什么好的,想着长大为父母分担忧虑却连自己都活的一团乌糟,还扎了满身刺。就像我们把”长大”这件事,搞得越来越糟糕了,却又只能向前,在现实的残酷里,只能抱着一份”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可能无望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