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过对人脉相关知识梳理,总结出人脉金字塔由纵向(六度人脉模型)和横向(人脉螺旋模型)两部分组成,合理运用相关工具,通过5步法则逐渐提高自己的人脉层级。
目 录
一、人脉概述
二、人脉困局
三、人脉网
四、人脉管理
五、人脉管理领域的经典书籍
六、金句
一、人脉概述
1、定义
(1)什么是人脉
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E4%BA%BA%E8%84%89%E7%BB%8F%E8%90%A5
辞典对人脉的解释为“经由人际关系而形成的人际脉络”,经常用于政治或商业领域。但事实上,任何行业都存在人脉,人人都会或主动或被动使用到人脉。
(2)人脉经营
man keep译为“人脉经营”,主动将现有的和将有的人际关系,有意识有目的的管理起来,产生双赢或多赢价值,并使人脉不断扩展、升级和优化。
(3)心理人脉
来源:http://wiki.mbalib.com/wiki/%E5%BF%83%E7%90%86%E4%BA%BA%E8%84%89
心理人脉,即人们拓展、分类、维系人际网络的心理模式。人们建立和维护社交网络的倾向、态度、行为反应等被综合考察,其固有模式即被称为“心理人脉”。
进入21世纪以后,“心理人脉”这一概念逐渐形成。可以说,心理人脉决定着一个人能否利用人脉资源达成目标,走向成功。
【案例】
有人倾向于根据关系形成的过程来把人脉分为血缘人脉(家人)、地缘人脉(老乡)、学缘人脉(同学)、事缘人脉(同事)、随缘人脉;而另外一些人则偏好根据重要程度将人脉分为核心层人脉资源(如顶头上司)、紧密层人脉资源(如其他部门领导、对自己有影响的)和松散备用层人脉资源。
这些不同的分类偏好就是个人心理人脉的一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一个人的人际关系。
2、人脉的划分
来源:书籍《六度人脉》
(1)根据形成过程对人脉进行区分,大体可分为
血缘关系
地缘关系
同学关系
同事关系
客户关系
随机关系
(2)根据所起作用的不同来划分
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政府人脉、金融人脉、行业人脉、技术人脉、思想人脉、媒体人脉、客户人脉。这是社会性的人脉区分,在具体工作中,又可以分为高层人脉(老板和上司)、底层人脉(同事和下属)等等。
(3)根据重要程度的不同来划分
核心关系
紧密关系
松散和备用关系
(4)根据动态变化的状态来划分人脉
现在进行时关系
将来时关系
二、人脉困局
来源:书籍《六度人脉》
1、人脉资源虽然丰富,但却杂乱无章
2、本末倒置,忽视最重要的少数关系
3、只和固定的人交往,难以突破人脉之墙
4、掌握不好关系距离,招致他人反感和疏离
5、爱管闲事,给他人留下“突出自己”的坏印象
6、自命清高或羞于表达,和人相处缺乏主动
7、公私不分,将私人关系和工作关系混为一谈
8、缺乏互动和对人脉的深层发展,以为关系只要确立就可以永远保鲜
9、以礼为先,怀着功利心态交友,只想索取不想付出
10、识人不善、人脉越多反遭其害
三、人脉网
一个人思考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你是否建立了品质优良的人脉网为你提供信息,传递和增强价值。
人脉网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大体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纵向的发展涉及到一个重要的理论-六度分隔理论;而横向发展的模型则是人脉螺旋模型。
(一)六度分割理论-纵向发展
1、理论概述
六度人脉理论并不仅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开拓工具,而且还是基于我们人生成长和完善需求的一种关系哲学。
(1)理论
“六度空间”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论。1967年,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斯坦利·米尔格兰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绘一个连结人与社区的人际连系网。做过一次连锁信实验,结果发现了“六度分隔”现象。简单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五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五个中间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2)本质
来源:《六度人脉》
六度人脉的本质包括下面三点:
第一:六度人脉讲的是人脉的动态经营,而不仅仅是一种静态的资源。
人脉资源不但对你现在工作有很大帮助,即便以后离开这个公司,还会对你的人生发生作用,成为你继续得以收益的重大资本。
第二:六度人脉并不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人脉关系。
人际关系只是六度人脉的一部分,是它得意施展身手的基本材料,前者是子弹,后者是过程,两者相互结合,才能帮助我们编织一张有效而丰富的人脉网,使我们的生活和事业遍地开花。
第三:六度人脉是信息和价值的传递,而不是帮助你展示自己的名片。
我们的人脉有多广,信息就有多丰富。六度人脉是帮助我们传递信息和相应价值的最佳工具,但这并不是让你展示一下名片,告诉对方你有多么出色这么简单。
(3)方向和传递
来源:《六度人脉》
方向是指你应该认识什么样的人,传递则是指你应该展示和发送的信息。结合起来,就是一个人脉联系的效率问题。
方向错误,意味着你结交了不该认识的人,你的生活很可能从此一团糟。
第一:通过朋友结识的人脉,不一定就能跟自己建立某种可期待的联系。
第二:我们未必要六面撒网,不妨先定向,再出手。
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懂得积累传递能量的势能,一次只向一个方向释放能量。
六面出击,不如一面抓紧。
(4)到达和建立联系的区分和不同价值
来源:《六度人脉》
人脉是一种投入,你为此付出些什么,就要追求产出,所以要考虑投入多少,产出多少。而在到达和建立联系的时候,对关系本质的区别又十分重要,因为不同性质的关系,带给你的价值不同。
第一:到达和建立联系的区别——目的和结果的问题
一个关系为你带来的,不是你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而是你和他可以共同产生及创作价值,即人脉的结合往往会产生某种聚合反应,向不同的方向和空间辐射,将你和他的人脉圈共同扩大。
两个人都需要,从而才能互相利用,这就是人脉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建立稳固的关系。
第二:不同价值的区分——需求和人脉的判断和取舍问题
当你遇到对于人脉价值的困惑和区分问题,以及发现投入产出的不符情况时,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建立六度人脉的分类库。你可以很轻松地管理结交人脉的过程,不会因为判断和取舍的问题而头大不已。
在这一人脉工程中,我们需要像盖一栋房子一样。为自己的人脉分出几个不同的房间。每间房子放置不同功用的人脉。对他们的价值予以区分。你投入了一些成本,得到的关系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时,你可以看一下房间的功能标签,将他们放入合适的房间内,在另一些事上,他们能随时回报给你相应的价值。
(5)权值效应
来源:《六度人脉》P37
权值效应就是说一件普通的小事,可以起到巨大的帮助作用,给你带来放大十倍的回报。这就是人脉的投入产出比。
我们从一度人脉发展到六度人脉,也不一定通过层层努力,打通中间的四个环节,有时只需要一个环节,而且是给予一次轻微的着力,借助某一个细小的事件,就能完全实现我们计划中的目标。
(6)最短距离
来源:《六度人脉》P42
为什么许多人都觉得自己与他人的距离在不断地拉长拉远?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日趋淡薄,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也逐渐成了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如果在以下的距离要素中,至少在四项中让自己做到两项或三项,你给予让人的距离感和疏离感一定会大大减弱,从而使自己具备很强的亲和力。
建立和保持良好的信用
多增加自己的曝光渠道
诚心与真心
合理的传递关怀的能力
2、1度人脉
“1度人脉”就是你生活中了解与信赖的朋友,同学或同事。那么怎么才能评判一个人是自己了解和信赖的?以朋友为例,也就是说你最好的朋友是谁?
来源:《六度人脉》P111
最好的朋友,很多人无法判断自己最好的朋友究竟是谁,甚至很多人怀疑自己有没有最好的朋友。
如何判断谁是自己的好朋友时,必须对他们进行八种角色的测试和分析,只要他能具备其中的三到五种,他就可以被列入“最好朋友”的阵营进行下一轮筛选。我们再次调高标准,挑选那些有六到八种符合的人,以此来确定你的人脉库中最重要的关系。
第一种定位:事业上的好帮手
第二种定位:信念的支柱
第三种定位:兴趣相近
第四种定位:不可分离的伙伴
第五种定位:最无私的中介人
第六种定位:送来好心情的使者
第七中定位:引路人
第八种定位:人生导师
3、2度人脉
来源:《六度人脉》P122
在六度分隔理论中,“第二人”是作为最重要的一个辐射点存在的。即我们从自己圈子中迈出来,踏向更广阔的人际平台的第一步,就在自己亲近的朋友身上。通过朋友,你可以毫不费力地将他那些你不认识的朋友或者不熟悉的关系全部转化为自己的资源,纳入自己的人脉圈。
下面几点需要注意:
(1)注意创造和把握机会
(2)注意借用朋友的中介作用
(3)用一颗真诚之心交往
如果“第二人”是各行各业极具影响力的大人物,社会名流,或在某些领域名声显赫,你作为一个“小人物”,能够放下虚幻的自尊,以自己谦虚的态度赢得对方的尊重。
想要成功结交,还得遵循以下方法:
(1)在行动之前,充分了解对方的社会背景。
(2)初次见面的沟通非常关键。
和他交谈的话题一定要恰当,所谓恰当,最大的特点就是:一定不能让对方用简单的“Yes”或“No”就能回答你。也就是你要提出开放式的问题,可以让他对你侃侃而谈,这样才能勾起对方的兴致。
(3)必须展现自己的能力
4、弱联系
作者:同人于野
链接:http://www.guokr.com/article/338387/
来源:果壳
美国社会学家格兰诺维特提出了关系强度的概念,将人际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强关系指个人的社会网络同质性较强,人际关系紧密,人与人之间有感情维系。弱关系的特点是个人的社会网络异质性较强,人与人关系并不紧密,也没有太多的感情维系。
根据个人理解,强关系在六度人脉中就是1度人脉,弱关系就是2度以上人脉。
那么我们想要获得更多机会和知识,需来自于哪种关系?
针对这个问题,Facebook的数据团队2012年针对做了一项研究。
(1)强弱关系界限:
比如说如果你们之间经常互相评论对方发的状态,那么你们就是强联系的关系,否则就是弱联系。
(2)研究方法:
Facebook通过随机试验的办法来跟踪特定的一组网页地址,看它们被分享的次数。
(3)结论:
别人分享地址给我们,我们看到以后再转发的可能性,比我们自己看到这个地址直接分享的可能性,大 5 倍以上。这两种可能性的比值,也就是网友分享的放大效应。
而且我们的转发行为是相当亲疏有别的,更乐意转发“强联系”分享的信息。
该实验还比较了两种不同联系的放大效应。强联系的放大效应是 6,而弱联系的放大效应是9。也就是说同样一个网址,你看到一个弱联系分享给你你再转发的几率,是你自己发现这个网址再分享的几率的 9 倍。
最后把信息总量分析后得知,发现来自弱联系信息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强联系。也就是说,虽然人们重视强联系,人们的大部分知识还是来自弱联系。
(二)人脉螺旋模型-横向扩展
来源:《超级人脉》
1、人脉螺旋模型
人脉螺旋模型分五个阶段
(1)给自己贴上标签(明确自己是哪一方面的人才,清楚地亮出自我推销的重点)
(2)做出内容(做出实际成果来,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哦?这家伙⋯⋯”)
(3)扩展朋友圈(相互试验自己的内容,相互切磋琢磨,共创下一个阶段)
(4)散播自己的信息(有耕耘就有收获,说不定什么时候别人就能想起你来)
(5)积极争取机会(挑战超出自己实力的工作,提高人脉层次)
这五项的顺序很重要,必须要一步一个台阶稳扎稳打才能水到渠成,达到预期目的。
2、人脉层次
每绕人脉螺旋模型旋转一圈,“人脉层次”就会得到一次提升,自身的能力、交往人群(人脉)的水平、你所活跃的舞台的水平也会随之按照“螺旋式”上升,因此这个模型是充满生气和活力的。
通过人脉螺旋模型的第①到第④阶段构筑人脉,然后得到提拔,获得第⑤阶段中的机会,在第⑤阶段中通过积累业绩使得自己的视线“一下子”得到提升,被推上“更高的人脉层次”。人脉层次更上一层,你所活跃的舞台、与你交往的人脉的质量也会得到“突破性的”飞跃。
与人脉螺旋模型第一圈的情况相同,在模型的第二圈中也要进一步挖掘能力,同时为了在这个层次的人脉中成为有所作为的人,也同样要付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周围的人脉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同时通过加强与第三圈以上的人脉层次之间的联系,被上层提拔的机会也会增加。
这样,通过不断努力构筑人脉和挖掘能力,人脉层次就会步步攀升,
3、人脉螺旋模型具体内容阐述
(1)给自己贴上标签
要创造“自己的标签”,就是要创造出一个句子,这个句子能让别人像这样想起你。
标签就是宣传的要点,因此自己的经历、业绩、技能、擅长领域、特征、志向等等都可以作为思考标签的切入点。
我们没有必要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追求十分完美的标签。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过于抽象的标签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结果就跟博客检索一样,当别人以自己关注的事件为关键词来检索的时候,你的标签就不能在大脑检索中成为匹配的检索关键词。
(2)做出内容
就是实际业绩来证明这个标签的独特性。必须要拿出“证据”,让别人觉得“你能行,是一个可用之才”,用通俗易懂的事实和故事来证实标签的客观性。
把“能做××事”这种“能力”作为标签的时候,不要提别人也能做的事情,重要的是就算很小的事情也要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点。
把“想做××事”这种“志向”作为标签的时候,可以把形成这种想法的经验以及动机的独特性作为“内容”。
(3)扩展朋友圈
这个阶段的作用是在朋友身上试验自己的标签和内容,与朋友相互琢磨切磋,共创下一个阶段。
最理想的方式:
组成学习会或者社团(培训班,讲座,训练营等),定期的举行集体活动,并且这些集体活动的主题要与自己的标签和内容密切关联。
(4)散播自己的信息
在这个阶段要做的就是,为了让别人在某种时刻能够想起自己而发布信息。
散播自己的信息是指,在工作或者业内集会等场合,或者在博客等媒介中,把在朋友中试炼过的自己的“内容”发布出来,使之遍地开花。
一般来说,人们更容易对多种渠道都有见闻的信息产生信任。那些被很多人议论的消息或者在多个媒体频繁出现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这么说,最近我经常听到这个人的话题呢”,你的内容得到信任以后就会被收藏到那个人的“关注领域”中。
(5)积极争取机会
一旦时机到来,就要积极地去挑战超出自己实力的机会。
在实施着五个行动阶段的基础上,当你上升到更高的人脉层次之后,由于施展才能的舞台上升到更高的水平,所以就需要重新确立自己的目标,重新构筑人脉、挖掘能力。再次审视自己的标签,重新建立与标签相称的内容、扩大朋友圈,从而诞生出新的螺旋形。
4、给自己设定标签的方法
这个方法分为以下三个要素:
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Will)
自己能做什么(Skill)
你会给对方带来何种利益(Value)
(1)将来想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志向=Will)
第一:能够把遵从自己心声的关键词以及方向性展示出来
只需要自己内心的追求和方向,没必要具体到某个职业。
在研究职业理论的学术世界里,职业Drift(漂流)的概念(不过分的订立职业计划,明确自己想做的事,在漂流的过程中积累实力,机会来的时候就紧紧地抓住)也开始代替职业设计成为主流的理论。也就是说严格的职业计划在未来并不靠谱,说不定十年以后你的目标职业本身就不存在了。
第二:目光要长远
如果你表明的标签只限于“现在自己能做的事”,那么就算暂时得到推荐,也很难以这个机会为契机上升到更高的层次。
例如,只有“我想做编程”这一个标签,那么你就只能被推荐去做编程的工作了。用极端的说法来讲,你有可能一直被推荐做这种工作——“你只做编程的工作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在自己的标签中加入这样的长远志向——“将来我想成为一名能全方位解决IT问题的人”、“我想成为一名具有很强实践能力的系统开发人员”,那么例如“那下一个系统开发项目就让他试试吧”这样的机会到来的可能性就会大大提高。
(2)自己能做什么(能力=Skill)
能做的事也不一定必须是完备无缺的。
因为一个人年轻的时候往往无法掌握完善的技术,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注重的是你的“可能性(看起来能行)”,而不仅仅是你的实力(能做)。
如果没有具体的实际业绩,也可以笼统地表明自己“能做的事”,譬如“我擅长引进最先进的IT技术”、“我可以很快与经营者融洽相处”等等。
(3)你会给对方带来何种利益(可提供价值=Value)
在这里“为买方服务”的构想是很重要的,而不是“促销”。
所谓“促销”的构想是指“这么好的商品,请您一定要买”的宣传方法。而“为买方服务”则是“您是否正在寻找这样的东西呢?那么这就是您最好的选择”的方法。
虽然两者有些相似,但是“促销”的主语是“自己”,而与此相反“为买方服务”的主语是“对方”。在商业活动中这两方面的构想都是必要的,但是为了构筑能够获得他人推荐的人脉,最好是把“为买方服务”放在重心上。
四、人脉管理
1、人脉管理等级
来源:http://www.jianshu.com/p/2d17355aecb9
人脉管理就像修炼一门武学,从入门到登峰造极分为不同的层级,需要从底层修炼起,当然并不是层级越高越好,够你在江湖闯荡就好。
人脉管理总共分5级,看下图:
2、人脉管理的效率
来源:作者“成甲”
读书笔记:http://www.jianshu.com/p/4eceb42e91fc
(1)结构洞
美国芝加哥大学有一名社会学教授叫罗纳德·博特(Ronald·Burt),他曾经做过一个研究——研究人际互动关系如何可以更高效。
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概念:结构洞。
作者的定义:
“结构洞是指两个关系人之间的非重复关系。结构洞是一个缓冲器,相当于电线线路中的绝缘器。其结果是,彼此之间存在结构洞的两个关系人向网络贡献的利益是可累加的,而非重叠的。”
简言之,你和一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圈子里,彼此的朋友也不一样,这种非重复关系之间就存在着结构洞。
传统人际关系网络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从系统的角度看,你接收到的信息就会存在大量的冗余。因而,你在这个人脉网络中获取信息的效率就会降低。
如果想要让你的人脉网络关系能够形成更大的信息优势,你就要在你的朋友圈中尽可能多地增加“非重复关系人”。
新的结构大概是这个样子的:
在这个网络结构下,你可以通过管理和你存在着结构洞的非重复关系人(人脉Hub),拥有不同渠道的信息来源。
这里还要提到一个法则——二八法则。如果把这个法则运用在人脉资源管理中,就是20%的人脉给你带来80%的价值。
那么,你的人脉中,那20%是谁?
如果你人脉关系中20%是人脉Hub,在获取信息方面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发挥着80%的作用。
如果你能够不断打造和拥有结构洞,就能极大提高获取信息的效率,从而让自己占据信息获取的优势。
(2)人脉蜂窝
处于不同圈子的人,才能为彼此提供新信息,但是圈子不同,保持与维护关系的必要联系也比较欠缺。
如果我们不能和关键的人脉Hub保持好的互动关系,又怎么能有及时的信息优势呢?
解决思路:打造人脉蜂窝。
举个例子:你认识五个人,分别是ABCDE,但是ABCDE之间是彼此不认识的。你就是这个网络的中心。
而同样是这五个人,如果你介绍ABCDE他们彼此认识,就形成了像蜂窝一样互相联系的网络关系。
这个关系结构就是人脉蜂窝结构。
在蜂窝模式下,你的朋友们彼此间认识、互相交流,你的人际网络就像一个并联网络。
即使有一些环节出了问题,整个系统仍然有很多渠道可以正常运作。
蜂窝理论,是把你的非重复关系人、你的重要弱关系,主动地建立成强关系。
3、方法
(1)浅度人脉管理:名片管理法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d0a29650fbbe
所谓浅度人脉管理则是这些人对你的价值相对较低,因此不必花费太多的精力、情感、费用等等。有很多业务关系,只需要进行浅度的人脉管理,甚至有些业务都不需要人脉管理,只需要做好服务就行了。
方法:
对于新认识的人,如果收集到的是名片,除了记录必要的名片信息之外,一定要记得记录第一次见面的时间、地点、事件,记录当时你印象最深的语言或其它特征,比如对方的气质、谈吐、为人,以及对方说过的你认为有一定价值的话。如果知道的话,也记录他拥有的最重要的资源。
原因:
因为很多人见一次之后可能一辈子也不见了,而当你有什么业务需要的时候,翻阅名片或者微信,找到你认为有可能发生关系的人的时候,你可能什么都想不起来,而对方也是同样的情况。对于一个想不起来的人,尽管你有他的联系方式,这和在网上或其它渠道搜寻来的信息之间就不会有什么分别,打电话找别人的时候,找不到更好的话题拉近彼此距离。
(2)深度人脉管理:麦凯66法
深度人脉管理,就是这些人对你的价值相对较大,比如大的项目营销,重要的长期客户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关系等等,因此进行价值交换的投入相对就会更多,也许是精力,也许是情感,也许是费用等等。可以用麦凯66表”的方法进行管理。
“麦凯66表”是哈维·麦凯先生发明的客户资料表格的名称,由66个关于客户的问题组成。
4、工具或技术
来源:文章《人脉?人麦?还是被人卖——谈谈人脉管理》
链接:http://www.jianshu.com/p/2f2e995abb6a
每一个人还可以在不同的阶段定制不同的人脉管理工具,和事件结合。例如,在跳槽期间,可以通过人脉管理工具,汇总管理你获得的建议和工作机会,追踪你的跳槽进度。同样的人脉可能在不同的时期,提供给你不同的帮助,是可复用的,可增值的。
(1)最传统:通信录+名片夹
毫无疑问,这是最传统的人脉管理系统,简单可靠,不会因为一时电脑崩溃手机丢失而瞬间成为信息的孤岛,只是缺点同样不可小觑,更新难度大,修改不方便且不说,万一丢失或遇到不方便携带的场合时机,就会让人抓狂。
(2)最常见:手机通信录为核心
大多数人习惯手机通信录为自己的人脉管理核心工具。联络快捷、携带方便、切换容易是核心,不说android和os系统的便捷云同步,即使是非智能的山寨机,也可以通过复制联系人到sim卡等方式转移联络人资料。只是缺点也很明显,最大的问题是该方式主要围绕手机联系人本身,很多没有电话的朋友容易忽视。
(3)最强悍:印象笔记·人脉
李参老师在她博文《这些年,我用印象笔记Evernote做什么(五)——人脉管理篇》提到过用印象笔记管理人脉,evernote hello组件是个非常强大的人脉管理工具,智能手机中安装这个软件将会非常方便的管理自己的人脉,还可以拍照记录与其第一次会面的关键时刻来加深记忆。(详细情况可参考李参老师的博文)
(4)最专业:专门人脉管理软件
很多如鸿言人脉管理、佳蒙个人助理等专门用来进行人脉管理的软件,也很受商务人士的青睐,因为专业所以卓越,此类专门人脉管理软件,根据曼陀罗人脉管理等理论,系统的协助自己管理人脉,感觉上很好很强大,只是国产软件兼容性、上手度和跨平台等方面我个人还持怀疑态度,所以没有用过,也没大见身边的人使用过,算是比较高端的吧!
(5)我的人脉管理
文章作者主要是通过qq系列产品结合印象笔记以及手机日历来进行自己的人脉管理,支持云同步,支持备注,更有彼此圈子不互相自动融合,以便区分圈子圈外。
5、人脉的断舍离
(1)人脉断舍离认知
作者:秋叶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脉管理方式,根据当下的情况,维护最有价值的人脉。
人脉断舍离认知:
不是每个人都需要陪伴你一辈子。有些朋友同学散了就是散了,勉强群发个微信拜年信息,也不会有幸福,不如把时间放在最有价值的当下和未来事业的人脉勾搭上。
人脉断舍离之术:
时间的断舍离:调整人脉库,不需要再费心力维护过去的无用的人脉;
空间的断舍离:人脉管理场景化,在不同的场景下有相应的技能和才艺去结识、勾搭人脉;根据当下情况,选取最有效率,避开太多竞争和普通人都能想到的途径,独辟蹊径在当下的场景中展示。
(2)清理人脉资源
来源:《六度人脉》
清理人脉资源分下面几个步骤:
第一:筛选。选择一个适当的时机,再去寻找适当的人。
不要两眼一抹黑什么都往怀里放,病急乱投医。
第二:排队。我们要对自己认识的所有人进行比对和分析。
看看哪些人是对自己重要的,哪些人又是稍微次之的,而哪些人则是无关紧要的。
第三:分类。对关系资源进行分类整理。
哪些人能合作,哪些人能提供信息,哪些又可以一起商量,出谋划策。
第四:更新。
不停地进行补充和删除,更新自己的人脉库,隔段时间,重新分类和排队,保证人脉库的质量。
五、人脉管理领域的经典书籍
1、《人脉手环》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4901601/
分别讲述了在自我定位,吸引眼球,结交权贵,寻找话题,热络闲谈,关系维护,社交活动,礼品选择,尴尬问题,敏感处理,竞争合作等方面的技巧。
2、《六度人脉》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31681/
20世纪60年代,“六度人脉”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Stanley Milgram提出并加以验证。所谓六度人脉是指:地球上所有的人都可以通过六层以内的熟人链和任何其他人联系起来。通俗地说:“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只要你愿意,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世界上的任何一个陌生人。”
3、《人脉-关键性关系的力量》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6524356/
揭示了东西方成功者广泛运用的诸多人脉法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100/40人脉法则”,它是东西方成功者秘密运用的人脉法则——从古老的犹太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以及当代中国和西方各个国家的成功者,一直在广泛地运用这一法则。美国总统小布什首席顾问鲍勃•比汀发现并揭示了这个法则。这一法则如今更是被全球各个领域成功人士广泛地运用。它简单、易行、高效。它适用于所有人,哪怕你并不擅长交际,只要你运用它,就能够迅速拥有广泛、优质的人脉,并且把你拥有的人脉的能量发挥出来,迅速完成你的人生目标和理想。
4、《超级人脉》
链接: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0762727/
我们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人只注重强连接——即家人、亲密的朋友、熟悉的同事等熟人圈子的维系,而忽略了弱连接——那些只见过一面或接触过一次的泛泛之交的联系。在这本书中,作者通过实验发现,当要完成一项艰难的任务时,泛泛之交者的作用是朋友的三倍。在这种情况下,泛泛之交者能提供给我们所需的连接或有用的资讯,效果是朋友的九倍。
连接最奇妙的地方是不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持关系,却能带来巨大的收获,甚至让你因此得到某项资讯而改变了人生。人生中一些最重要的成功机会或快乐往往取决于与人的随机相遇,对象通常是我们不太认识或刚认识的人。弱连接的精髓就是:远方的某个人可能拥有很实用的资讯。
六、金句
1、在华盛顿,有这样一句话:你的财富,等于你身边最要好的10个朋友的财富的平均值。而你的朋友圈决定了你的交流范围,而你的交流范围又决定了你的机会。
2、《塔木德》中有一句话:“和狼生活在一起,你只能学会嚎叫;和那些优秀的人接触,你就会受到良好的影响,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成为一名优秀的人”。
3、人脉这种东西,建立的过程才是最具价值的。不管是规模多小的团体,如果能够在这个团体中与同伴相互切磋琢磨、相互提高自己的水平、逐步的扩展自己的人际网,那么就可以将其作为最初的“人脉螺旋形”的基础,并以此为契机向下一个人脉层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