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一得】无用之大用

图片发自简书App

量子力学的开山人物之一薛定谔说:

人们尊重科学、追求科学,就是因为科学能够带来巨大的生产力,能使人们的生活变得更舒适、力量变得更强大等等,这是对科学最大的诬蔑。真正的科学它跟考古学、语言学、美学等这些看起来没有任何用处的学问完全等同,它是人类精神的张扬,而不是实用的东西。

如果你把科学视为一个实用的东西,你就把科学贬低了,或者说你根本没有理解科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

科学尚且如此,关于人类文明史,人类文明史的渊源,它最终的走向是什么,它对我们造成的人格塑造力量在哪里,这些问题,跟实用更没有任何关系。

但是,很多的学习,你越是不追求实用性,你才越能做自己精神基层的打底的工作。如果你追求实用,你一定会一直把自己飘浮在最浅层。

很多学生把目光只盯在如何能提升分数这个层面上,凡是听老师讲能提分的知识点,称之为“干货”,觉得最实用,最有价值,凡是听到老师讲逻辑,讲分析推理,讲原因背景,讲共性规律,讲论证过程,便觉得不实用,这样把自己的思维只牢牢定在如何得分如何得利上,那么其思维之狭隘、眼光之短浅、学习之功利可想而知,一切自认为无实利者,便必然被其排斥。只为功利、“干货”而学,其今后必定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

正因为不实用,生活才有了美,人生才有了味。

但我们的教育,从小就是一种实用功利的教育。

于是好多学生便觉得,音乐无用、美术无用、历史无用、孔子老子无用,诗歌戏剧无用,认为这些没有数学、物理、化学有用,觉得老师的分析讲解无用,只有如何得分无用,听老师讲思想思维无用,讲技术技巧有用,他们甚至觉得,学习诗歌、文学没有用,读课外书没有用,都不如如何研究如何得分来得实用。。。。

思维、头脑、心胸、格局越来越小。

我们小学、中学和大学所有上学都是带功利目的的,都是为了应付考试、为了升学等等。也就是说,我们在受教育期间很少有过纯粹的、无功利的、不带任何目的的思想训练和探求。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从那些一心只追求如何得分、如何对自己有实用意义的人开始的。狭隘、自私、自我且又很有能力的人格,就是这样一点点塑造而成的。

追求些无用,人方可有大胸怀,大格局,大思维,方可大用。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