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之旅》节选自曹文轩先生的长篇小说《草房子》。
这是部编版语文教材第四单元第三课,通过《故乡》《我的叔叔于勒》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小说阅读的基本方法。这节课我也就不求面面俱到,对情节、人物、环境、主题一一分析了。我将教学目标定为:整体感知故事情节,品读人物语言;通过品读人物语言,感受杜小康的成长变化;品味“孤独”的含义,体验成长,激发整本书阅读兴趣。
教学过程如下: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故事内容。
要求学生速读课文,并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2.品读人物语言,感受成长变化
(1)要求学生快速圈画出杜小康的语言描写。
(2)师生共同品读第一句“我不去放鸭了,我要上岸回家……”,探究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得出性格、形象。
这一环节中,我先出示赏析人物语言描写时的两点注意事项,引导学生在分析时要注意联系上下文、关注说话的背景。接着请同学们读该句出现的第二自然段,找出放鸭的原因,抓住第一自然段中“只好”二字,明确杜小康对“放鸭”这件事情的态度,又追问学生杜小康说话时心情是怎样的?
这时,我出示《草房子》中对于杜小康学习、家庭、外貌等描写文段,如他上一年级就用皮带了,而其他的孩子只有一根栓绳;他四年级就有自行车了,学校的老师都没有;他有四季的衣服,其他孩子只有两季;他成绩很好,是班长;他个子很高,脸色红润,他有如一簸箕黑芝麻中一粒发亮的白芝麻……
讲到这,我问学生,这是一个怎样的杜小康?学生便有了鹤立鸡群、学霸、高富帅诸如此类的回答,我趁机问,这样的杜小康,现在却要离开母亲,离开学校,跟随父亲去芦荡放鸭,他心情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或许是因为后面有听课的老师吧,同学们都不大放得开,叫了几个同学,朗读时,对情感的把握都不太到位,兰嘉伟还走神了,同学们笑话他,又赶紧纠正他,我说下课得好好问问兰嘉伟正在思念谁,竟那么入神。大家都笑了,气氛活跃了不少,迪力亚尔又进行了尝试,这次,大家都觉得杜小康无奈的、委屈的、娇生惯养的味道全出来啦……
(3)小组合作探究,分析第二、三、四句话中,用“一个( )的杜小康”的句式赏析并在文中做批注,品悟杜小康的心理感受及性格变化。在这一环节中,引导学生关注最初的杜小康的性格特点,进行对比分析。
第二句“我要回家……”
学生对于这一句中的情感把握是不太准确的:懦弱、不坚强、外表软弱内心坚强,孤独……用了很多概括性词语。
我抓住学生谈到的“孤独”一词提问:父亲就在身边,为什么孤独?学生找到第二十九自然段内容,又在我的提示下,又得出了芦荡浩大无边,却只有我和父亲两人,我与他的对话“变得越来越单调”,是“干巴巴”的。我正欲说话,学生又说,哦,老师,还有一群鸭子!大家又笑了,我也笑了,小家伙们在公开课上开起了玩笑,可见是放松下来了。
我说《草房子》当中呀,有一段关于父子俩的对话,老师摘录下来了,与你们分享一下:饱了吗?饱了。你饱了吗?我饱了。就在河里洗碗?就在河里洗碗。困吗?不困。学生又笑了,多单调呀,老师。
是的,多单调呀,杜小康和你们一样,喜欢热闹,喜欢精彩丰富的生活,这样的生活,他多孤独呀!可是,孤独了这么久,他为什么在这样一个夜晚,竟哭了呢?之前他害怕,他恐惧也没哭呀?我问。
学生七嘴八舌,说想妈妈了,想家了,我听到闫子龙说,是情感的爆发。赶紧把他拎起来,他说,梦见母亲,成了他情感的爆发点,之前所有的情绪都在这一刻崩溃了。太棒了,我立刻肯定了他的见解,见还有些学生不太理解,我问:你们刚来实验中学的时候,遇见不开心的事情,开始还能自我安慰自我鼓励,后来困难多了,便开始打电话回家:妈妈,我不上学了,我要回家。是真的要回家吗?真的不上学了吗?我略带哭腔模仿他们打电话的样子,学生大概觉得滑稽吧,纷纷笑着,又摇头表示赞同,终于明白:杜小康并非是懦弱的,这句话更像是情绪堆积过后的一种宣泄。
又引导学生将这句话与第一句话相比,学生发现,哦,他没说我不放鸭了,只是说要回家,这种情感的隐忍与宣泄,说明杜小康他正在逐渐成长。
给了学生一分钟时间,将第29自然段中的杜小康换成“我”,他们换成“我们”,设身处地的感受杜小康的孤独。
第三句:“还是分头去找吧。”
这句学生很容易就感受到了杜小康变得成熟、懂事、冷静……
我设置的问题是:1.这句话中哪个词语鲜明地体现了杜小康的变化?2.如果把“吧”去掉,把句号改成问号,好吗?为什么?3.改成问号不好,那我改成感叹号可以吗?
目的是感受疑问句、感叹句、陈述句中情感的变化,语气“平静的、冷静的”杜小康,更是成长了的杜小康。
找出37、38段中关于父亲杜雍和与杜小康面对鸭群冲散时的描写,再次感受小主人公的蜕变:勇于承担责任,不再依赖父亲。
第四句:“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情感无需赘言,学生脱口而出。
这一句引导学生对句式特点进行了赏析:短句、感叹号。节奏明快,感情强烈,与“惊喜”一词相照应。
请学生尝试读出杜小康惊喜、喜悦的情感,学生的表现给了我大大的惊喜。我便提高难度:自由练习演读,四句话连起来,用不同的语气读出来,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PK。
女生推荐了泉潇涵,对情感变化的把握令我自惭形秽,这姑娘,字迹漂亮,绘画一流,又有思想主见,落落大方,我已自动圈粉。男生推荐了我的课代表闫子龙,他说老师,我酝酿下情绪,我说好。可是第三句,闫子龙怎么也读不出“平静坚强”的味道,要么委屈,要么激动,同学们都急了,帕肉克江直接举手,老师,这句我来!他说:唉,我们还是分头去找吧。同学们又急了:叹气做什么?把“唉”去掉!帕肉克江又试了一次,这次,响起了掌声。
3.享受孤独,做精神的舞者
这一环节,旨在引导学生理解“孤独”的含义。短短的四句话,我们见证了一个小男孩在孤独中成长的历程。家道中落的他,饱受物质生活的单调,精神生活的苦痛,最终用稚嫩的肩膀扛起了这一切。这场孤独之旅对于他来说,也是一场成长之旅。
曹文轩先生曾说,有些孤独,其实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一些无法回避的元素,我们要成长,就不能不与这些孤独结伴而行。
对于杜小康来说,这场孤独的旅行,是他人生一笔宝贵的财富。
又出示原著中关于杜小康在学校门口摆地摊片段及校长的评价:日后油麻地最有出息的孩子,大概就是杜小康了。目的在于对作品中的杜小康有一个整体性评价。
4.苦难,是人生的老师!
所以,孤独并不可怕,挫折也不可怕,只要我们勇敢的面对,这些就可以成为我们人生的催化剂。
引用大作家巴尔扎克、曹文轩先生《青铜葵花》语段作结。
这堂课我认为很好的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不足之处是在时间的把握上,节奏稍快了。
听课老师们对我很宽容,多有谬赞。
《孤独之旅》上完后,陆续有学生问我借《草房子》,连办公室教英语的马秀芹老师也很有兴趣,问我课件出示的文段是教材里的,还是原著里的。
心中小小的欢喜了一下。
留存照片,纪念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