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基尔克果而言,生存有三个阶段。在美学阶段,爱的经验是诱惑与反复的体验。享乐的唯我主义赋予主体以活力,莫扎特笔下的唐横就是这样一种原型。在伦理阶段,爱是一种真正的爱,一种严肃体验之爱。这是一种永远的介入,朝向绝对,基尔克果本人在其与未婚妻雷吉娜的长跑恋爱中,体验着这种严肃的爱。伦理阶段是一个朝向最高阶段的过渡阶段,最高阶段即宗教阶段,由于婚姻,上述这种介入的绝对价值才被认同。于是,婚姻不是被视作为对抗变幻不定的爱情而进行的社会关系的强化,而是被视作可以把真正的爱转向其本真的使命。“透过明见的自我,自我进入到那设定自我的力量之中”,就有可能完成这种爱的最终转换,也就是说:借助于爱的经验,自我扎根到其根源之中,而其根源只能是神。于是,爱就超越了诱惑,在严肃的婚姻这一中介形式中,找到了一种方式从而进入高于人的意义。
正如您所见到的,哲学处在一种极大的冲突之中。一方面,把爱视作性欲的荒谬表现,因而从理性出发加以置疑。另一方面,是对爱所作的辩护,但这种爱又与宗教冲动极为接近。再加上基督教的背景,基督教可以说是爱的宗教。请注意,这种冲突可以说是无法化解的。正因为这样,基尔克果无法承受与雷吉娜结婚的观念,从而与之分手。最终,他所具体呈现的,有第一阶段的美学的诱惑者,第二阶段的伦理承诺,以及通过严肃的婚姻来抵达第三阶段的过渡,但这一过渡在他那里却归于失败。总的说来,可以说基尔克果体现了关于爱的哲学反思的几乎所有的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