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十八年前,上大学时和好友通信时,曾憧憬过对未来自己成家后的情形,认为家就是港湾,是让心爱女人避风的港湾,记得在信中还互相勉励,将来要好好塑造自己,强大自己,还把这种认识定为“港湾意识"。
这个“港湾意识"是可爱的,可爱在对未来充满希望,可爱在对爱情充满向往,更可爱在一直固守着这份可爱。大学过后,大家各寻前程。很快,陆陆续续地传来谁谁结婚的消息。成家成为事实性的责任和任务。很快,我完成了任务。
谈婚论嫁,彩礼显得古老而又新鲜。古老在于这是实实在在的“风俗",嫁出去的女儿没有点说法哪说得过去;新鲜在于人生头次结婚,不懂那般“规矩",自由恋爱,谈钱多伤感情。
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荡然无存,在当年自己立下的“港湾意识"面前,忽地有种被恶心被踏贱之感。现实就是这样,一码是一码,情是情,钱是钱。今天的情不代表明天的爱,而钱是醒目的,入脑入心。
在我的爱情观世界里,爱是纯洁的,是勇敢的,是不容玷污的。事实为我又加上了一点,爱又是易碎的,是要用更大勇气去缝补的。因为爱,才能有家,才能丰富人生,完善自己。
可我需要明确,爱和家之间,还有一场恶仗要打,那就是狗日的彩礼。在这问题上,我很极端一一我可以去香港去巴黎给你挑不菲的钻戒,但你不能提半点与彩礼相关的要求。自然,香港巴黎我是不会去的,来回路费可以多买一付手链了,帐自然会算,钱自然会花,但女方只字不能提。观点很明确,彩礼是自愿的,要就伤情,要了就是祸。极端吗?也许吧,但因为彩礼后来整出事的大有人在。
家是要精心呵护的,但观念之间的差别让人疲惫,无心问他。回头再看,彩礼事小,但背后隐藏的是实实在在的地域文化之差,人文素养之别。有人会开骂,你他妈的生儿子,我是女儿,我不能让女儿受伤害。好吧,本来准备买十五万的首饰的,现在买五万的小钻,剩下的十万给您作彩礼,好吗?
媳妇说,现在家长大多不正常。嗯,做父母不正常也是很正常的事。谁不希望自己的儿女将来幸福。问题也是正常的,爱作,似乎不作一把,儿女就不幸福,于是,你作她作,作成了风气。
世间的事也许就这样,简简单单的事,一定要往夏杂化方向发展,复杂的事情往崩盘化方向发展。因为有爱就想成家,我有些out。好吧,我认。
但我想说的只有一句,少作,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