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祭苦食热暑酣,小桥划水有侬言,今日夏至
今天是2025年6月21日,阴历五月二十六,已巳蛇年,夏至节气。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长达到最长,且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13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14小时,北京约15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17小时以上。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中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
“夏至”是盛夏的起点。虽然还没有到一年当中最热的日子,但离“入伏”也不远了。从“夏至”起,经过三个“庚日”,便进入一年中最热的三伏天,所谓“夏至三庚数头伏”。
“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因夏至新麦已经登场,所以夏至吃面也有尝新的意思。古籍记载:“是日,家家俱食冷淘面,即俗说过水面是也。”这是一个吃凉面的时节,气候炎热,一些生冷之物,可降火开胃,消暑消夏。
夏至前后人们身体明显感觉疲乏燥热和心悸气短,食欲也会明显下降。夏至是阳气最旺的时节,要顺应阳盛于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力争每天午睡半小时左右。
生活中经常听到“夏季吃点苦味食物对身体好”,除了饮食清淡,因苦味食物具有除燥祛湿、清凉解暑、促进食欲等作用,还可多吃苦菜类蔬菜,如苦瓜、香菜等。
今日夏至,不知不觉,一年已过半,今日夏至,不必保持平静,去浪一下,活着光彩熠熠。
下面欣赏几首描写夏至节气的古体诗词,感受一下古人们在这个节气时的心境。
《夏至日作》
宋·范成大
石鼎声中朝暮,火云影里乾坤。
今年梅雨未多,田父望晴犹喜。
《夏至后得雨》
宋·陆游
十年无梦得归田,忽喜盆池散绿烟。
但得清风来枕席,不妨微雨湿窗前。
《夏至日喜雨》
宋·朱熹
旱久欣逢雨,田家报夏忙。
新添池上水,始觉柳阴长。
《夏至日作》
明·唐寅
夏至阳生盛,天光照晚晖。
风翻荷叶盖,雨点石榴衣。
《夏至日偶成》
清·张问陶
白昼方长暑气新,遥山绿净水粼粼。
居人对景如无事,最爱荷花次第新。
《夏至日对雨寄友人》
宋·黄庭坚
夏至未晴时,微云覆远岑。
阶前草色重,树下鸟声深。
《夏至》
清·顾太清(女诗人)
薄阴时见日,荷气透窗纱。
香汗轻罗湿,清风拂麴花。
《夏至即事》
唐·权德舆
朝来庭下花,散作满池霞。
池水含风动,芙蕖正可夸。
《夏至闲居》
宋·杨万里
夏至天气热如汤,小院无人日正长。
唯有槐阴能避暑,坐看蝉噪出斜阳。
《夏至夜雨》
明·高启
微凉初过夏,雨足满庭莎。
故人音信断,空负鬓边花。
按照惯例,每逢节令作诗一首:
《夏至2025》
梓 健
夏祭苦食热暑酣,
小桥划水有侬言。
半夏雨打荷莲烟,
醉里游丝客不还。
聚焦日本,洞察亚洲经济核心,开启全球商业新机遇!
日本,正从“失去的三十年”中强势复苏,重新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焦点。近年来,国际投行纷纷看好日本市场,外资加速流入,东京、大阪等地迎来新一轮经济腾飞。全球人才、资本、技术、信息在此汇聚,形成蓬勃发展的商业生态,未来必将重回亚洲经济中心。
选择在日本攻读DBA,不仅可以深度理解这一全球第三大经济体的独特商业模式,还能置身于世界级企业和先进产业链的核心,探索跨国商业合作新机遇。
特别是当下中美博弈的关键时刻,全球政治经济体系正在经历百年未有大变局,日本所处的地位非常特殊,将在区域外交、高端制造与技术脱钩转移等方面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把握机遇就是把握未来,通过攻读UBI日本DBA,及时、全面、准确地洞察机遇与挑战,定会使您的企业和个人的决策处于全局制高点。
·UBI日本校区的独特优势·
行业深度融合
定期组织学员参访日本知名企业、政府机构和顶级大学,零距离学习日本的商业管理模式和创新精神
国际化课程体系
结合欧洲管理精髓与亚洲(特别是日本)商业实践,赋能学员在全球化竞争中脱颖而出
庞大的优质校友网络资源为你全方位服务
链接中日商业领袖,拓展人脉资源,助力学员在亚洲及全球市场的职业发展。
日本高度人才加分
能助力学员在更短的时间内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现在,加入UBI日本教育中心,与时代同行,打开全球商业新视野,为未来事业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