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事且慢,方得从容

生活如同一幅需要精心描摹的长卷,每一笔的落下都该有其章法。而我,却常常在匆忙中乱了笔触,就像这次拆蜜粉的经历,看似是一件小事,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性格里的急躁与鲁莽。

我是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有点情绪就想找人吐槽,有点想法就急着付诸行动。

拆蜜粉时,只因担心它过期,便不假思索地拆了封,全然忘了先去确认保质期。直到事后才发现,未拆封的它本可以静静躺在那里等我用完手上的,是我的急躁让它提前“登场”,也让我陷入了不必要的懊悔。

这让我想起平日里插电烧水的习惯,总喜欢先插电再倒水,明明正确的步骤是最后才插电,可我偏要把“重要”的插电环节提前,结果呢?看似是把“关键步骤”先完成了,实则是违背了逻辑,徒增了风险。

细想起来,这种急躁并非偶然。它像一颗小石子,在我生活的池塘里激起层层涟漪。

工作中,接到任务就急着上手,却因为没理清思路而重复返工;与人交往时,听到只言片语就急着表达观点,事后才发现误解了对方的意思。

每一次的急躁行动,都像是在没有图纸的情况下盖房子,看似忙碌,却往往事倍功半,甚至偏离了原本的方向。

为什么我会如此急躁?或许是因为太想快速得到结果,太想证明自己的效率,却忘了“欲速则不达”的古训。

就像那碗没等凉透就急着喝的汤,只会烫了自己的舌头。我们总以为把事情往前赶就是好的,却忽略了有些步骤就像盖楼的地基,必须按顺序来,颠倒不得。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需要我们先“停一停,想一想”。就像面对一款新的化妆品,先花几分钟看看保质期、使用说明,这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让后续的使用更安心、更高效。

做事之前,不妨在心里列一个小小的“清单”: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些步骤?哪些步骤是必须先做的?哪些可以暂缓?就像解一道数学题,先审题,再找思路,最后才下笔计算,顺序对了,答案才会正确。

往后的日子里,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慢一点”的人。不是拖沓,而是在行动前多一份思考,多一份规划。

拆东西前,先看看说明;做决定前,先听听不同的声音;行动时,先按正确的顺序来。就像那句老话:“三思而后行”,思的是逻辑,是顺序,是周全。

当我们学会让脚步等一等灵魂,让行动等一等思考,就会发现生活变得从容了许多。那些原本因为急躁而产生的懊悔会减少,那些因为鲁莽而造成的失误会消失。

所以,从今天起,从拆每一个包装、做每一件小事开始,提醒自己:先想清楚,再动手做。让“先思考,后行动;按顺序,循章法”成为一种习惯。

相信这样的改变,会让我在生活的长卷上,画出更舒展、更美好的线条。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