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
大风,一日均地铁交通。
9:30,郎园Park兰境艺术空间看纪录片《教书匠》第二季的《息壤》,篇幅不长,22分钟,内容也不错,有意思的是映后交流,一位大姐侃侃而谈,片中的榫卯结构(其实并不是榫卯结构)多么神奇,当年林徽因寻找到佛光塔多么厉害,着实可笑(看了一下,那位大姐是位所谓AI导师,可见这个行业有多么可笑)。
至蓝色港湾,午餐吃麦当劳,单人花费55元。
取《不该停止的追问》电影票,可惜与别的活动时间冲突,未看片。
至雷动天下剧场,看纪录片《伍比的世界》,雷动天下剧场舞蹈影像放映,放映前找导演杨·卢特Jan Louter签名合影,老爷子蛮有意思,可能少有人找他签名合影,一时非常兴奋,抓着我一直聊天,可惜英文不好,不能深入交流。影片还不错,虽然不长,但是很多细节很有意思,很传神地表达出荷兰最具才华的编舞大师艾德·伍比的精神世界。
晚餐吃煎饼和玉米,单人花费12.5元。
至郎园vintage,时间尚早,在兰境艺术空间看《灵魂飞地——独立音乐四十年回顾展》,一天的时间,参观了一东一西两个兰境艺术空间,也是有趣。
晚间在虞社演艺空间看第三届国际独角戏剧节一个人独角戏竞演,今晚是第四单元,今晚为《溺水的 27 种情境》《殉情这件小事》和《河公恨溪十二时》,遭遇一位毫无道德的“邻居”,观剧体验大打折扣。
《溺水的 27 种情境》是一段私人文本,脱胎于导演及主演张倩如的一个私人笔记,可惜确实很私人,不过算是我看过的所有剧目之中最好的一个。张倩如也是鼓楼西的学员,的确台风等都十分稳健。
《殉情这件小事》是民国题材,立意还不错,但是表演得十分凌乱,同样是导演兼演员的郭星因是舞蹈专业,所以剧中加入了莫名其妙的独舞片段。
《河公恨溪十二时》是难得的历史故事,聚焦于李贺生命最后的十二时辰,可惜表演方面有所欠缺。
依旧三部都没有投票,只觉得这个水准,明年我也可以做个作品参加。
今日百字营新增红包收入0.24元,十一月红包累计收入21.93元。
今日写790字,十一月累计写125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