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三十八岁出门远行


这个题目来自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写了主人公在18岁的成人礼,独自出门远行,他背着背包就上路了,路上寻找旅店,后拦车、遭遇村民抢苹果的故事,最后他在同样遍体鳞伤的汽车座椅上找到住一宿的“旅店”,内心的温暖和坚韧才是自己真正的“旅店”。

  初读余华作品,是读不懂的。初三那年读的《十八岁出门远行》,是姐姐的学校发的课外读物,一大本很厚。后来我也上了同一所高中,就没有发那种课外读物了。当时是有点期待的。读《十八岁出门远行》的感受依然清晰,充满恐惧,不安,想着这人怎么这么大胆,一个人就上路了,还对着陌生人拦车。外面的世界真的有那么神奇吗?为什么我只有恐惧?现在想来,人生唯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上周自己带着婆婆、女儿去了一趟广州参加我的研究生中期考核答辩,算是我真正意义上的一个独自出发,买票、定酒店,规划行程,坐地铁,游玩。在三十八岁的年纪,携带一老一小“独自”出发,出发前一晚我竟然失眠了,做梦梦见高铁出发了,我们赶不上。醒来是场梦,还好还好,时间才早上五点半。距离十点出发还很早。虚惊一场,也算人生美事。

  感谢deepseek,搭地铁就是在它的指引下顺滑完成。路在脚下,也在嘴上,不懂就问。婆婆说:“这个路要年轻人来走,老人根本不认识。”所以,我们完成了婆婆的第一次搭高铁,第一次搭地铁,第一次逛广州。女儿一路上也很高兴,看着样样新奇。

  在校园,绕着林间大道散步,在大草坪上奔跑,在百年老树下捡树叶,在大池塘投喂锦鲤,在榕园品尝美食也是全新的体验;在正佳广场,吃美食,看动物,买玩具;在动物园,看猴子、喂天鹅,逗孔雀,一路上收获豆豆无数个“哇哇哇”。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在亭子喂天鹅的时候,豆豆半个身子趴在栏杆上,把自己的午餐面包撕碎了一点点喂给伸长了脖子的或黑或白的天鹅,遇到它们争食,豆豆也是手忙脚乱,嘴里还说着:“不要抢,不要打架,打架就不给你们吃。”连最后一块面包都奉献给天鹅群了。我坐在亭子的长椅上,看着她十分投入的状态和惊喜的神情,也是幸福感满满,快乐着她的快乐,此一站,终似少年游。

  十八岁,少年背着象征正义与友善意义的红色背包踏上征途,经历暴力、冷漠、荒诞与残酷,最终在残破的车厢里惊喜地发现“旅店竟在这里。”人最终的归宿并非外在的实体,而是内心的温暖和坚韧。

  三十八岁我正年轻,重新出发,去体验,去欣赏,去看世界。

  他们说,完成学业也是毫无意义的事。但是无用之用才是大用,体验另一种学习的乐趣与痛苦也是好玩的,给自己洗洗脑子,试着装下除了工作之外的事物。心更大了。他们说得都对,但我没打算听。

  谁与同坐,清风明月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