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兴衰

“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历经数月,终于读完了孙皓辉的《大秦帝国》。全书浩浩汤汤,荡气回肠,从战国初期的七雄争霸到后来的大秦改天换地的一统,再到秦的二世而亡。不得不再次感叹历史的偶然和必然。

  秦之兴盛,在于其发展过程涌现出了无数的明君能臣。如秦孝公和商鞅,秦孝公之子赢驷和张仪,秦昭襄王赢稷和范雎厂车、白起,秦王嬴政和李斯等。在孝公的“求贤令”和商鞅变法的基础上,励精图治。才有后来的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从而造就了秦大出于天下的皇皇功业。其间七国涌现出的天才人物灿若辰星,如吴起、李悝、申不害、苏秦、张仪、屈原、白起、魏无忌、乐毅田单等。这些人有秦国的,也有六国的,其声名才具皆为人称道。然胜负成败之数异也,时事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秦之衰败,在于始皇未立太子而骤薨,识人不深。没有体察到赵高“性恶”的一面和李斯的一己之私欲。从而导致了后来的李斯赵高合谋矫诏,逼死扶苏,拥立二世胡亥。听信奸佞,祸乱朝纲,残害忠良,自毁长城。再加上大兴土木,徭役繁重,民不聊生。终于陈胜吴广大泽乡揭竿为旗,斩木为兵,再加上六国的复辟势力。尤其是刘邦项羽的反抗,给了大秦帝国致命一击。秦王子婴之死,宣告了大秦帝国的衰亡。卒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历史的车轮滚滚而来,从不曾有那么多的可惜和如果。非人力所能及,这也正是历史的魅力之所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