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主要目的是以责任落实推动政策落实、工资落实,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建立健全乡村振兴推进机制,推动形成全党全社会合力促乡村振兴的工作格局。
读懂“有志者事竟成”的担当坚守,勇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拔之志。“身在乡村,行在前沿,从苦出发,迈向甜蜜。”44年来,“大山的女儿”刘桂珍,数十年如一日,始终扎根基层一线,穿梭于阡陌纵横,奔走于村头巷尾,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架起党与群众的“连心桥”,在默默坚守中守护着乡土,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广大基层干部要学习刘桂珍坚持不懈的担当坚守,立下“咬定青山不放松”的不拔之志,沉下心来,扎根基层,把“学堂”搬到田间地头,脚踏实地、躬身实践、担当作为。“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要在基层多沾“泥土气”“烟火气”,以“人生万事须自为”的实干,守护着广袤的乡土,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读懂“以百姓心为心”的为民情怀,勇立“化作春泥更护花”的为民之志。“村里缺医生,让桂珍去吧”“暂时代个课,就代了29年”“当了25年村党支部书记,18年村委会主任”……从乡村医生、代课教师到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五担”的刘桂珍倾情为民奉献,村民口中一句“多亏了桂珍”,背后有着数不清的乡情故事。“为官当立公仆志,从政最贵爱民心。”党员干部要汲取刘桂珍身上的坚定为民力量,做人民群众的“一块砖”,哪里需要往哪搬,切实走进群众的“门槛”、走进群众的“心坎”,厚植“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秉持“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姿态,用心用力化解群众的急难愁盼,用真用情守护着人民群众,在基层沃土里结出“为民奉献”的累累硕果。
读懂“日新者日进也”的开拓进取,勇立“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青云之志。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刘桂珍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带头承包了3分河滩地种上了油松树苗,经过精心管护,取得良好的收益成效,在她的带领下,到2017年底,全村贫困户全部脱贫;作为乡村振兴“领头雁”的刘桂珍没有停下奋进的脚步,朝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共同富裕之路扎实迈进。广大基层干部要用心品味和传承她这种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孜孜以求的精神,勇立“长风破浪会有时”的青云之志、以“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踔厉奋发,从纷繁复杂的基层中找准发展路子,明志定向、观远知势,在立足实际中理清思路、深挖资源,让新规划、好方法成为乡村振兴发展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