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作的开始,应该和多数人一样,学校。可是如今想来,学生时代写的东西实在是言之无物,全靠瞎编和模仿。
大学毕业前几年(2007)开始有了校内网(后来的人人网),那时候开始在日志专区写一些小文。那时候写的东西,开始有了点实质内容,基本属于一些不吐不快的观点。有的是反对爱国主义(现在我又觉得爱国很对),有的是评论宗教(那时信基督),有的是自己对“存在即合理”这种话的反驳。
虽然没有人看,但写完,心理会痛快好多。
就在这段时间知道了罗永浩。听了他的语录,开始思考一些以前没有认真想过的问题。
再后来,有了微博,好多大V。从此看到了真正的牛人,有科普达人(少不了大名鼎鼎的方肘子),有各路经济学家(郎咸平,王福重),还有房地产三剑客等等(后来在欧神的文章中被称为SB)。
现在回想,这些人在各自领域里,都不是地位最高的。他们首要本领是:会咋呼(会营销)。
那时候看的最多的应该是罗永浩的微博,方肘子和各种人的撕逼,和王福重老师完全颠覆常识的观点。微博异常火爆,很多人都会晒个图,写个段子发表,但我除了转发认可的大V观点,几乎没有发过任何东西。原因很简单,我什么值得说出来的观点都没有。
就这样看牛人的舞蹈弄棒大概两年。然后出现了微信,不久有了朋友圈。
微博里牛人多,但朋友圈并不是,朋友圈里大部分人并没有那么多犀利的观点。所以,我就把前两年在微博上学到的东西经过加工后发在朋友圈里。
结果可想而知,没几个人看。但看的人几乎就是同一频道的人。
可是,既然我开始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为什么不在微博发表而是在朋友圈发表呢?这个问题我长久以来都没有明确的答案,直到前几天,我才意识到,真正的原因是:微博的界面太乱,根本就没心情在那样乱七八糟的界面里安静的写字。(默默地佩服大V三秒钟)
之后有了罗辑思维,有了知乎,听到读到了很多靠谱的知识,知道的东西越来越多。希表达的欲望也越来越墙裂。除了在朋友圈发表观点,更多的是跟周边朋友使劲聊天,过程中发现一个问题:我的吸收的内容太多,而口头输出的机会太少。此时就意识到写作是唯一的出路。
同时,朋友圈并不是发表观点的正确场所。毕竟那里的人更希望你晒照片,晒生活,晒工作。我对这些丝毫没有兴趣。
公众号是个好东西。伟大的Robin就会经常更新她的公众号。可是我一想到正襟危坐,各种扫码登录后台,验证,,,,写作的热情可能早已消耗殆尽。写作对于我而言更多的就是不吐不快的,有感而发,临时的偶然思考。
公众号太过正式。
而且,那么正式写出来的东西,无论写成什么样,在我点击发布的时候永远都是忐忑不安的,何必呢,开始写才是关键。
罗辑思维终于遇到了伯乐提点,要做知识运营商,开始做了得到。从此很多知识如同海啸水墙一般铺面袭来。吸收的时间严重短缺。输出的机会更加紧迫。
每次想跟老婆聊聊学习心得,老婆就会说:去去去,我在写东西(向勤奋上进的Robin致敬)。
那,怎么办?
刘润老师,李笑来老师,吴军老师无一例外都在玩命鼓励大家练习写作。我以懒惰为由拖了很久很久。
水库论坛的大神,欧成效,欧神并不会给他的受众灌输写作的益处,他只是告诉他们二件事:1-买房。2-生娃。但,他自己从来都是笔耕不辍。从两千年初到现在已经有8本厚厚的文集(虽然只有一本有书号,因为大量文章内容太过敏感)。
关于输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我想过做视频,但很显然成本太高,完全不可能。
写作变成了巩固学到的知识,记录成长历程,寻觅志同道合之友的唯一途径。
在茫茫人海中找到频道对路的人太难太难。所以必须发出自己的声音,广撒网,才有可能捕捞到几个同道好友。
简书这个名字从不同渠道听说过好多次,最近一次是刘润老师的推荐。我突然觉得简书这个名字很好。从名字里就可以知道,它是一个让人安静地写东西的APP,安装后打开了写作界面,yes,就是我想要的样子,然后就写了这篇。
ps.花在想ID的时间很长很长,“缄默”是有意识地不说话,它跟“沉没”不同,沉没可能是本性使然,而我完全不是。跟“安静”也不同(主要原因是,安静代表着肤白,而我并不)。希望自己少说话,多写作。
水工是我的名字:江。
啊,眼睛要瞎了,忘了调手机屏幕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