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能“赢”?
昨天COT培训回来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参加的人不是最多的,也看起来不是最优秀的,但是得分是最高的呢?
团队合作?这个平常看来无比虚的词似乎能给这个现象一个解答。但如何去解读,却有点犯难了。
似乎参会的每一个小伙伴都无比激情的踊跃参与无论结果对错(但是貌似别人也是呀);又似乎小伙伴都特别用心,用心去听,用心去反馈,而不是刷手机(但是貌似别人也是呀);又似乎是有绍福这样的某个主力,特别积极特别给力的结果(但是貌似别人也是呀)
那到底是什么呢?
也许,只是每个人比别人积极那么一点点,每个人比别人用心一点点,啊,再加上团队的力量……
这让我想到创业和企业,昨天廷伟说:“客户不会因为产品的优点买单,客户只会为个人的需求买单”。如果企业的产品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却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那么企业就能够存活下去。
而头马,是一个靠“卖”服务而生存下去的地方。作为主席,服务官员,是不是得满足官员的需求?作为官员,是不是得满足会员的需求?在满足绩效考核(DCP)的同时,从官员和会员的角度去考虑他们最需要的是什么,他们为什么要在你的团队里待下去,为什么要在头马待下去,是最重要而核心的。(这里头马可以换成任何一家服务型的企业。)
而你成立一家企业,你也许并非一定要成为一名出色的大佬,你需要的是一个团队,甚至团队里的每个人都不需要是特别拔尖的,但一定是相信你能带领他们走向更好的自己,有更好的未来;同时,你还需要有一个支持你的的资源和圈子,完成资源共享和互助的关系,相互成长;你最好还有几个导师,能够在你犯难的时候指点一下,拉你一把。
COT会议的亮点和不足
这次COT会议相去年的会议,感觉质量大幅提升!亮点太多,算是大型培训的模范会议了,在这里不一而足。
1.增加了非常多的互动,融入了有奖竞答、情景表演、描绘展示等多种手段方法带入到此次培训中;参与感强,效果更佳;
2.会议促进者团队人多且尽责,衔接有序,有条不紊;
3.分组讨论的时候会有“导师”过来引导谈话,避免离题或尬聊;
4.在内容讲解的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引人深入思考的问题,总是围绕着What/how/why的黄金圈的方式地让人思考事情的本质。
5.物料的准备非常用心,指导的手册和资料都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需要改进的地方:
1.场地较大,不太具有聚拢性;话筒有一个不太好用;
2.超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