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发廊理头发,带着小儿子,防止他捣乱,就给他拿了手机。儿子玩手机是哥哥教的,我也并不是要求的很严格,只是玩宝宝巴士,很多的知识也是在那里学的,所以我并没有把手机当成洪水猛兽,有网瘾的孩子一是找不到比玩手机更有趣的事,或者逃避糟糕的现实才会戒不掉吧。有一天我和儿子都拿着手机,儿子躺着用脚蹬我,一个没注意,手上的手机掉在额头上,看样子打疼了,就想哭,我笑着看着他说“打疼了吧?”他说“妈妈,你和我说对不起。”“我不能说,因为不是我的错,是你不专心,所以砸到了。”他拿起我的手揉揉额头,并没有发飙,其实他知道不是我的错,只是让我看到而已。当妈的也不能没有原则,是孩子自己的责任就是要自己承担。
回头说理发的事,发廊的女主人刚起床,和丈夫说上初中的女儿不听话,做事磨蹭。每次写作业都要玩手机……。我就提起了我家鑫子,说我在中考前给他写了信的事,这个妈妈说:“我和女儿一直沟通的很好的,就像朋友一样,从不大声吼她。”就是自我感觉还挺好的,我问:“那让你感觉不舒服的是什么呢?”“老师对孩子很好,要求也挺高,我这当妈的不能放松呀!我不看着她,她就不做。”“是你放手太晚,孩子有依赖性了”“不是呀,我从四五年级就已经开始注意啦,就是培养不出她的主动性”“孩子每天都和你在一起?”“不呀,做这行业哪有时间,从小和爷爷奶奶在一起,周五接回父母身边”。我想说孩子和你们不熟,可毕竟不是熟人,怕太没礼貌了。只要我提出一个可能性,这个妈妈就有自认为对的理由来回答我,我只能一笑了之。
我最后只说了一句:如果你觉得孩子一切都很好,那就是你做的对;如果你觉得还有不如意的地方,就是你做错了。
孩子从小不在身边,生活都是老人照顾,进入初中就等于进入了青春期,现在怎么可能对父母的要求言听计从?我觉得很多父母都用要求代替了引导,用过高的期待来代替孩子的目标,孩子根本没有内动力。其实父母是欠孩子个道歉的,因为不了解而误解孩子,孩子无条件的爱父母,而父母是有条件的爱着孩子的。
这样振振有词的家长不在少数,真的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真希望更多的家长能听听冯老师的课,不要再添孩子的内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