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很多时候,我把读书视为“治愈无知”的药,这的确是一个错误的认识。
这里要谈的“知”,不仅仅是“知道”的层面,更多的是理解,充满感受思辨的“知”。因为我们常常发现,大家都读村上春树,有的人能对他的语言风格写一篇五千字文章,有的人只能说两个字“好看”。
传统的固有意识当中:读书=驱赶无知,读书=打遍天下。单纯的读书并不能治愈“无知”,如果读的多掌握的却不好,反而会混淆知识,脑壳乱哄哄。并且“知”这样东西,很多时候和生活经验、研究方法有很大关系。
认识一位五十多岁的老总(我的前老板),开了广告公司,之前做的物流起家,现在做的是新能源汽车的生意,风风火火,他文凭不高却娶了985文凭的老婆,谈着互联网和新能源毫无压力,连专业人士都要从他这里吸取营养。
他每次谈到某些事情时候,都不会离开一句口头禅:我从那学到的东西就是……
“学到”,永远在观察学到,这就是他生活每时每刻的心态。详细听他的说话内容,一般包含着几大要素:人物、案例、问题、观点、方法。
从他身上我明白,知,不仅仅是知道,而是包含细节和智慧的辩证眼光。
只是在听说或者看到层面,那是幼儿园小朋友都能干的事情。
但毕竟读书,是一个拓展个人世界性价比极高的行为。所以书还是要多读的。问题是,何如和“知”更好地结合?
01 往上读。
首先你的精力是有限的,就像你面对很多个应征者,你只能挑选最棒的来录用。你的选择,构成了你的世界。你只需选择最优秀的一些书籍。
同样重要的是,读经典就是往上溯源,要挑选开山始祖级、原创成派级别的经典。
诺贝尔奖评选有一个优先标准,就是颁给那些“原始创新”的人。原始创新,就是以前没有过的,不是来自改良,不是来自颠覆,是原始创新。比如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
经典书本的力量也是一样,含有一种“原始创新”,像曹雪芹写的《红楼梦》、J.R.R托尔金写的奇幻小说,霍金写的《时间简史》,打破了历史上人们的构思习惯,或者是表述的维度,甚至是思想上的边界。
从这些经典的诞生,我们可以知道后面这类风格、学派的发展。就像要去谈互联网,就要知道BAT三大派系的发展,然后再到新时代的TMD巨头,能讲出它们的独特性,举一反三,在互联网圈子你能侃赢一大半的人。
02 T型读。这样会发挥更有效果。即使你能读一百种书,但是你干的工作可能也就几种。而读书想真正能发挥效果,是需要和实践结合在一起的。 所谓知行合一。
你的工作就是沿着“T型”的那一“竖”发展的,同时注重两点,一点是实践,不用赘述;另外一点,是人性。
逻辑思维的前策划人李源,表达过这样一个观点:你学的不是书,也不是知识点,而是人。
在人的眼中,除了人的世界,不存在另一个世界。这就是人的主观性,什么第二宇宙、美女与野兽、霍比特人、上帝之口,全是人们幻想的东西。一只蚂蚁丝毫不关心人类在干什么,它只关心蚂蚁的世界。人应该与人对话,读人性,读人的行为。
现在电商和互联网让大家欲罢不能,很大程度上都是对人性体验进行了深度回归。以前注重经济发展速度,什么商品服务都是冰冷冷的大框条,不尊重人性。现在基本实现小康了,一阵人性的回暖讨论,互联网产品一片春风,好不热闹。但是同时问题也出现,APP过于关爱人导致扰民,时不时问你地理信息,要不要还玩一次;又或缺乏善的远见,疏忽控制,例如滴滴。
03 重复读。这是本人觉得该划重点的。读书跟写作一样,每重看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任何伟大的技能都离不开重复。"喜新厌旧"是我们的固有顽疾,但经典值得一再品味。蒋方舟一次在《圆桌论》节目上谈到,自己把《色戒》打麻将的片段看了二十多边,每次看都能发现新奸情。
再如星爷的电影,《功夫足球》、《喜剧之王》百看不厌,那种来自底层的愤怒唤起千万人的共鸣,往后也会有生生不息的社会底层出现,所以他的电影延续着旺盛的生命力。
重复读的目的,是以笔记代书本。我们最大的敌人或许不是记忆力差或者理解能力差,而是“喜新厌旧”,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看一个人读书的成效,不是看他看了多少书,更不是买了多少书,而是能输出多少东西。所以在输出之前,必须会有一个笔记和思考。
阅读,将知道变化为自己的智,这是读书的要求。
钱钟书先生读书够多吧,但是妻子杨绛说:“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只有在自己身上留下的,才是自己的。
“做笔记很费时间。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会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发现。”(出自杨绛《钱钟书是这样做读书笔记的》)
现在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很多人不愿意看书,书本几百字看着就累,但是在手机上的几千字一万字,都能看下去。
我想,这可能不是不喜欢笨重的书本,而是手机方轻便,这跟点赞朋友圈的行为是一样一样的。朋友圈点赞一下,表示你觉得不错;手机上快速浏览一遍阅读,表示你已经知道了。
手机上的阅读,不是代表你是消化了,而是“朕已阅”。所以很多时候读下来,哎,明明和读书是一样字数,为什么脑里留下的记忆数量不一样?
因为阅读时心理就不大一样。
读书不能解救无知,又或者说让你提升气质都有点难,因为你不知道想法龌蹉的人也读了很读书。
读书也不是为了给世界一个答案。世界才不需要你的答案。
区别无知和“知”,其中一个检测标准就是,看一个人能不能提出更多更好的问题。
读书可以帮助去理解这个世界,然后提出更好的问题。
既然你能提出更好的问题,想必在这之前已经领悟了万千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