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敏考对绘画艺术情有独钟,自幼酷爱绘画艺术,在他儿时的时候,他自己就对生活中的花花草草,小动物,小虫子有着自己的观察和理解,随手拿起一个小树枝在地上画起来,画完后会让他的母亲去看,而他的母亲非常支持他,他儿时的家境贫寒,那个年代想要上学对他来说极为奢侈,他的兄弟姊妹很多,而他确没有机会去学堂上学,在半耕半读的学堂里上了三年,但是他对知识和艺术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滞过,他借兄弟姊妹的课本自学知识,十岁就把大部分的汉字都学会了,自己每天都练习画画,十三岁就把家里十几口人的三餐问题扛了起来,只要有时间就自己画画,后来生产队里的宣传队就把他招了进去,看他有绘画艺术天分,就把他介绍到县文化馆去培养学习,从那以后正式的开启了崔敏考的艺术道路大门。
他从文化馆学习一年后被分到生产队宣传队做板报,大字报,美术编辑工作,还能挣着公分,他把当时挣的每一分钱,除了补贴家里,都买了笔墨纸砚,坚持每天都画,在当时除了他的母亲支持他以外,没有人支持他,在吃不饱饭的年代,得不到家人理解和支持都是很正常的,但他自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对艺术的坚定信念从未泯灭,他一直在他自己的世界里坚持了很多年。苍天不负有心人,他远在内蒙的老姑知道他有绘画艺术的特长后,就把他接了过去,给他找专业的老师和学校,最后他进入到内蒙师范专业学习进修,他的老师对他格外的喜爱,因为他在当时比其他学生画的都好,对绘画艺术的理解和悟性很高,经过老师的指导和培养,崔敏考的绘画水平和功力提升很高,就连他的老师都佩服的他绘画水平,在内蒙师范学习三年后,他依依不舍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乡,他的老师很想让他留在内蒙,可是他想到自己的母亲,和多病的父亲他还是毅然的回来了,他的老师为他写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的书法作品赠送于他,他珍藏至今。
从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开始他的绘画艺术,他那个时候经常画画到深夜两三点钟,废寝忘食的去画,这一画就是几十年,直到今天。他参加过很多展览,也有很多人找过他开笔会,他参加过几次后再也不想去了,他自己认为那都是炒作,对自己的绘画艺术没有任何帮助,只能给自己带来负面影响,真正的绘画艺术是脚踏实地的做出来的,学出来的。他自己经常性的去北京中国美术馆,博物馆去参观欣赏大师级的作品,买了很多艺术大家的图书画册,精心的研读琢磨,这使他后来的作品艺术造诣提升很大,不管是西方绘画艺术还是中国画艺术他都能融会贯通的运用,他从来不求名利,为人低调正直,他对自己的品格要求极高,他区别于炒作的画家,区别于在艺术圈天天串场的所谓的画家,一直保持出淤泥而不染的艺术情怀,我作为他的挚友很受感慨,我收藏了他众多的作品,我对他的作品特别珍爱喜欢,不管是他的临摹还是创作都透露出笔力功底和清雅的气质,我祝愿他在艺术道路上一如既往,永葆斗志,造诣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