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00】因为不自律,2016年的我,一度胖成猪

很多人,都觉得我是老年人作息,甚至有点自律得变态(相比他们来说)。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16年过年那会儿,体重一度接近80KG,体脂25左右,换句话说,就是快胖成猪了。

图片更直观:

图片发自简书App


每次看到好多朋友总为自己的懒,找各种自圆其说的借口,来安慰自己,每次行动失败失落的心的时候。

以前,我会苦口婆心说,我怎么做的呀,详细一步一步,我是怎么从80减到68的呀,结果都会被怼一句,那是你自律,我是做不到的(然后他们继续心安理得继续胖下去)。

现在,我只会说一句,先去做再说(别那么多废话,一个字就是干)。

比如跑步,不要上来就想着跑马拉松,可以先出门,都不用跑,先从每天走500米开始,最多5分钟,坚持一周看看(这都做不到,说明你不太适合这项运动,换一个吧)。

我自己每天跑步也就1㎞,不多(有效训练,关键在于高心率,特此买了GARMIN的跑步手表去监控心率),然后周末看时间,跑跑长距离。

一:想太多,行动差

之前,我也是个不爱跑步的人特别不喜欢的那种

只喜欢跑100米,连400米我都觉得自己跑不了。

现在想想,当初有个特别大的误区,我是想着把100米的速度用来跑400米,然后试了两次觉得太累了,400米都这么累的,1000米,10000米,不得要了自己的老命了。

典型的想太多,结果行动力巨差,特别有心理压力。

直到2016年,开始打破之前的误区。

现在的想法,只要出去跑了,即使走完,也是跑步(谁规定跑步就得跑很快的)

所以从16年开始,慢慢开始从1km跑到5km,再到10km(搁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现在我的跑步习惯,平时只做跑步最小单元,轻松建立骨子里的习惯,然后慢慢变得更专业

1:跑步最小单元

上来跑马拉松vs跑步1㎞,先出门

2:数据监控

最近用garmin,监控自己的心率等等

之前只用跑步软件,看自己的跑步速度等基础数据,却不知道专业的跑步方法,自从知道了心率训练等专业方法,原来1km也可以训练出最专业的跑步习惯(国家队马拉松教练的训练方法)。

没有数据监控多恐怖,举个栗子。

因为现在去公司远了,需要自己开车去,但是会需要巨大的早高峰的问题,又一次七点四十出门,直接到公司九点半了(将近2个小时)。后来人工测试了一周数据,发现7:10左右出门,大约8:00就到了。

如果没有数据监测,每天上班不仅费时间,还费心情(堵在路上很容易烦的)。

不仅跑步,写作也是如此…

之前高中作文就写800字,现在想想实在是太少了!

但,凡事需要循序渐进,想写作,先闭嘴,坐下来,写,先从写100字,500字开始(还是做不到,写作可能也不适合你,换一个吧)。

先从倒心灵垃圾开始,不要上来就想写多少字,多高质量。先从写垃圾开始,现在看看我之前写的,都觉得太垃圾了,没准过段时间,看现在写的,也很垃圾(说明在成长)。

然后开始周更,日更,最后再来看质量,变得更专业…

所以,要做一个自律的人,先从将目标期望降低到身体还没反应,先做完了。这样,就越来越有动力了。

跑步如此,写作如此,一切看着复杂的事情均如此…

二:没有以终为始,太容易放弃

除了技术层面的最小化训练的拆解术,最关键的还是自己做这件事的动力

为什么我要跑步,有两个原因

1:胖,16年那会,体重接近80kg,换句话说,我自己看着镜子里那人,那肚子,真是胖得跟猪一样。

2:不健康,经常很困,精力很差。完全违背自己的第一原则,健康第一。(所以人放纵偷懒,是很正常的,关键可以随时重启,千万别一放纵,就再也启不来了)

以终为始,去看自己要做的事情,就会超级有动力,关键这动力是一辈子的。

先从想清楚自己的原则开始吧,这是一个持续思考的好问题。

比如我的原则有几点可以参考下:

1:健康第一

2:思行合一

3:杠杆效益

4:数据为王

三:总结

自律没有想得那么难,先不要自己吓自己。

每天早睡早起,每天日更,每天好好工作,按时下班,难吗?

不难,每一件事都找到背后的源动力。

找到自己人生的源动力(我的是健康,思行合一,杠杆效益…你的呢?)。

剩下的就是拆到最小单元,拆到身体都没反应过来就做完了。

日拱一卒,思行合一

你也会变成别中的自律狂,而你会心里特别平静(因为你知道这没什么大不了)。

你不自律,完全是你想太多。

先去做吧,不要先那么多废话……


原创100天100篇之21/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相关阅读:

越忙越累,越累越胖,该怎么办

上一篇文章:

活着,健康第一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