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悬疑故事,但也是一个心理故事。
我喜欢看悬疑小说,却很少去看,因为太执着于细节,反复对照;纠结于所以然,所以过于耗费时间。
这是一部几乎没有让我分心的悬疑小说,故事和人物都很集中,我们只要跟随着女主人公,顺着获得的信息,慢慢揭开真相就行。
01 幸存女孩
何为幸存女孩?
从恐怖杀人案件中死里逃生的唯一幸存者,女性。
时跨多年的三个案件,三个幸存女孩,三种不同的重新面对生活的处理方式。
- 丽莎·米尔纳:写书,积极面对,曝光于社会,帮助其他人。
- 萨曼莎·博伊德:销声匿迹,无迹可寻。
- 昆西·卡彭特:不接受媒体,开始新生活。
媒体总是不顾及人心的,为了营造热门,他们会一次又一次提及“幸存女孩”的话题,只要她们中的某一个有什么风吹草动,就会成为头条。
只有丽莎适应了这样“被关注”的生活,而且她主动联系其他的女孩,希望能帮助她们一起走出恐怖的阴影。
昆西不想做“幸存女孩”,不想将一切袒露在大众面前,而且她失忆了,对于那晚的记忆只剩下一个开头和一个慌忙的结尾:
她的朋友们都被杀害了,一个拿刀的影子……她只能跑,向着光跑,然后她看到了一个穿着警服的人,她抱住他求救,全身伤痕的她终于得救了。
时间真的是良药。
昆西成了网络烘焙博主,有一个体贴善良的男朋友,也许他马上要求婚了,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她已经翻篇了。
然而,最乐观开朗,勇敢战胜一切的丽莎却自杀了!这个消息给昆西带来了极大冲击,直接影响了当下平静的生活。
02 奇怪秘密
同为幸存女孩,丽莎一直希望能和昆西、萨曼莎见面,但昆西的态度一直是拒绝的,不过昆西并不讨厌和丽莎的交流,所以她们有过一段时间的联系。昆西还读了丽莎的书籍,会关注丽莎的个人空间动态,她知道丽莎过得很好,而且帮助着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其中也包括了昆西。
萨曼莎还是杳无音信。
昆西有一个只有她知道的秘密:一个抽屉,一把钥匙。
从那个恐怖夜晚得救,她就开始有了一个病态的“习惯”:偷东西。她会顺走医院护士的小饰品,会把咖啡店里小姑娘的手机捡走……昆西把这些“顺手牵羊”来的东西,以烘焙秘籍的名义藏在一个抽屉里,而钥匙就挂在她的脖子上。
这是连昆西的爱人杰夫都不知道的秘密。
然后,“萨曼莎”突然闯入了昆西的生活,就在丽莎“自杀”之后不久,她用特殊的方式——砸开了这个抽屉,把秘密暴露出来。
“萨曼莎”有意无意地在剖析测试昆西,甚至会不断激怒她,还诱导她对一路人下狠手,以此胁迫昆西去回忆林间小屋发生的事情。
随着“萨曼莎”的介入,昆西的生活无法平静,最关键的是她的心灵无法平静。
如果说过去的几年昆西都是在努力过生活,隐藏最内心的伤痛,压抑内心因恐惧而形成的焦虑,那么现在她连假装都做不到了。
昆西:我不是幸存女孩,我已经翻篇了。
杰夫:你已经有了新生活,你翻篇了。
现在,昆西自己都不相信这句“翻篇”的话了。她连那个凶手的名字都不敢提及,她不想回忆那天晚上的任何事情和人物,她远离一切与之相关的人和事,甚至和那个救她的库珀见面都会给她造成压力,这些行为就是为了欺骗她自己。
如今,她做不到了,因为她不得不面对。丽莎死了,“萨曼莎”突然出现,幸存女孩又成为焦点,她还失手打人至昏迷,“萨曼莎”不是真的萨曼莎……一切都非常乱。
03 记忆归来
真相的到来:Better late than never
昆西失去了那晚很重要的一段记忆,它们被压抑在了深处,如果不刻意刺激,也许会永远不会苏醒。
丽莎是被他杀的,死之前一小时给昆西发了一封意味深长的邮件,“萨曼莎”有着不可告人的背景,一直信任的库珀对她隐瞒……这一切让昆西陷入到了迷雾森林中,犹如当晚奔跑时一样,看不清方向,只知道往前跑,一直跑。
她获得了更多的信息,过去好几个看似毫无关系的案件出现在她面前,现在她身边的这些人物,到底存在什么关联?她还看到了当年处理林间小屋杀人案的警察对她的判断:有隐瞒,持怀疑态度。
昆西有一段不愿意去深思的记忆,她不愿意想起那个凶手——乔·汉南,不仅因为害怕,还因为羞耻和不堪。
那天晚上,乔·汉南因为车坏了,闯入了当时在林间小屋过生日度假的昆西、贾内尔等一伙人,贾内尔热情地招待他,并让他在这借住一晚。深夜,昆西为报复男友,发泄愤怒,和乔发生了一夜情,之后不久命案发生了,昆西看到拿着刀的影子来回穿梭在小屋内外,一个个熟悉的身影倒下……当昆西浑身刀伤,从昏迷中醒来,看到的第一个人就是拿着刀的乔,因为害怕,昆西转身就开始逃跑……
昆西再一次回忆这些细节时,她很痛苦,但相比当时已经冷静很多的她马上意识到了细节,那就是那一瞬间乔看到昆西的眼神,那是害怕和恐惧!乔在害怕自己,乔以为这些人都是她杀的!
不是他!昆西马上意识到了问题的关键:原来林间小屋杀人案的凶手根本不是可怜的乔·汉南!
林间小屋案的凶手是谁?
杀害丽莎的凶手是谁?
“萨曼莎”到底是谁?
一个瞬时的判断和选择,引发了十年后的故事。
书中心理描写非常出彩,但我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人每一次作出判断,选择结果的时间都是短暂的,无关真假对错,只是因为当下的情感情绪左右为之。
小说里是这样,那么平时的我们呢?在需要做决定的时候,在需要判断是非的时候,在急迫时刻需要选择的时候,我们凭借什么去走出下一步,有进一步行为?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如何建立的?既然人性深不可测,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对某个人或者某件事情深信不疑?有人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但事实明明是:眼见不一定为真,因为假象和臆断会让人产生错觉。
那我们凭借什么依据去判断一件事情?我们选择的爱情、友情、亲情,又凭借什么去保证其牢不可破?
终究,人性是最复杂的,心理的选择其实是任性的:
我选择的就是我愿意去选择的,我相信的就是我想要去相信的。
所幸的是:最终,幸存女孩克服了恐惧心理,让真相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