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枚资深的理工科女生,当年选择理科的一部分原因,则是记不住那些我国那漫长的历史,实在惭愧。每每想要补充学习,一翻开扉页就开始瞌睡,不由得慨叹大禹治水辛苦,三过家门而不入,我学习历史也不得法,几度翻开也没能入了门。
然而最近一套适合小孩子阅读的书籍,开始带领着我入了这历史的门,去感受我国这源远流长,旷古悠久文化的趣味。
记得读初中时,语文老师让大家学习学习四大名著,奈何那会知识浅薄,个中道理和伏笔总是不得章法,班上同学也大多读得痛苦。于是老师支招,让看不进去的同学,可以去寻找拼音版进行阅读,这样总能读进去,待到考试时,不至于一脸茫然。这一好招,实在是救众生于学海,让大家攀名著之高峰啊!
《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这套书对于我而言,亦拥有这样的奇效。让我可以安静地坐下来,一点点地跟随那根线,从公元前1044年到1912年清宣统帝退位,在历史长河的朝代更迭中浏览当中事由。
总结之前屡次入门失败的主要原因就是时间线不明朗,加上自己没有想到用年表的方式去梳理,让历史的架构始终不清晰,自己的脑袋中自然更是一片混沌 。这套适合孩子阅读的学习资料,直接在封面页针对该册的主要内容画出时间轴,并在每一页的上方标记出时间与事件,既方便阅读也方便查找。
学习不是一件痛苦的事,如果感到痛苦,大多是不得其法,无法入门造成的焦虑和懵懂。《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这套书有以下几点,可以让略显枯燥沉乏的文字学习轻松起来:
1.明亮配色,提神醒脑
和大部分孩童读物的配色相似,本套书一共分为7册,每一册的封面页均采用明亮的黄色作为大主色调,书中不同章节的边框也同样采用绿、黄、紫、蓝等的深色系,这样的颜色搭配让孩子和大人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会感到过多的烦闷和沉重感。
每个页码处放置了一个卡通的历史小官画像,每个章节标题栏中有个可爱的卡通女孩儿像,让书的每一页都显得俏皮可爱,增添阅读趣味。
2.注重细节,照顾周全
因为文字比重占比较大,加上生僻字过多,使得我在阅读之前的历史书时,面对不认识的字儿时,常常因为懒惰放弃查询,直接跳过,等到后来某一时刻聊到时,再胡乱发言,引得贻笑大方。
为了更方便孩子的阅读,书中对于生僻字和6周岁(自己预估现在孩子的识字进度,不供参考)以上需要学习的字,都进行了拼音注解,让阅读更流畅,也让我们可以正确地读出书中人物、地点的名字,等到有机会去往当地游玩时,还能深游一番。
3.导语用心,引人入胜
书中的每一章节并不是直接开展的,开篇时有一段导语作为引领,带领我们去开启这一章的阅读。像康熙帝智擒鳌拜一章的导语写到:8岁的还在在现代只是一个二年级的小学生,康熙在8岁的时候登基做了小皇帝。8岁的小学生面对一大堆作业会烦躁,会发脾气;8岁的小皇帝会不会有做不完的作业呢?这时候他会怎么办?遇到难题会不会哭鼻子抹眼泪?
这样一段导语,将康熙的8岁和现在8岁的孩子一结合起来,瞬间把这跨越了几百年的距离感拉近了,让我们不由得想要去更多地了解关于康熙的八岁和他的人生经历。
除了以上我提到的3点外,《让孩子用年表读懂中国古代历史》还有更多的优点,等待着大家在阅读的时候去发现。
读史使人明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