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朋友和我聊天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提到被比较这个问题。
妈妈觉得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我既不乖巧懂事,也不干净利索,而且还有一身的臭毛病。男朋友觉得和别人的女朋友比起来我点火就着刁蛮任性不懂退让。就连补课孩子的家长都觉得我和上一个家教比起来少了女孩子该有的温柔。
大家都讨厌死了拿别人和自己比较。我也一样。我就是我,自己看了都上火。那又怎样?我就是不愿意被比较。
我们从踏进这个世界开始,就以不同的身份在不同的人生轨迹上奔走腾挪。就好像一杯白水,遇糖融糖,遇盐化盐。我们没有底味,添加剂也各有特色,于是我成了果汁,他成了咖啡,另一个他又成了功能饮料。掐头去尾拽出一个相同的时间点,或举出一个大众性的行为,对两个独立的生命进行比较的目的在哪?
说教。
无非是说服我们在一个个眼可见手可触的例子下,自惭形秽,自我检讨,最后改过自新。
我们讨厌被比较,当父母至亲朋友爱人等等等等,把我们和其他人进行比较时,我们往往表现出超过事情严重度多的多的愤怒和不满。我们用言语反驳,用情绪对抗,心里好像装了一串点燃的爆竹,就想噼里啪啦赶快炸了来个痛快。
可是发泄过后,烦躁和郁闷的情绪消化以后,我们一定会隐隐约约的觉得,其实不至于的,也没什么大不了嘛。那么点燃爆竹的那颗火苗到底是什么?又是什么让我们丧失理智,慌张失措到一定要靠爆发情绪来掩盖?
真实的原因看似粗糙却又符合人性,那就是,我们害怕被比下去。甚至,我们自知比不过。
我们或大或小的问题在比较中被数倍放大,好像单反镜头下,姑娘脸上那颗硕大的黑痦子。而被拿来比较的隔壁某某,和谁家小谁则是自带美颜刀枪不入的小妖精。
自己的缺点被加粗加黑,而别人的优点却被框上了明黄色的边框,旁边还打了一个鲜红色的对号。我们藏在玻璃屋里的心,自然酸溜溜的怎么都不舒服。何况这种比较已经如影随形相伴了近二十年,我们该有足够的理由一改往日温和情绪暴发而不加控制。
可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讨厌被比较,可是在心里,我们又无时无刻不在拿自己和别人进行比较。我们心里那架天平,总是清清楚楚的感知着天平这端的我和另一端某某某的身价轻重。我们也一定会在心里暗暗记着每一个偏向另一方的倾斜。
公司里的那个女同事有形又会穿,能力强又是富二代,简直要逼死老娘了。大学的同班同学,毕业不到半年就发家致富了,想当年她可比不上我………诸如此类的比较,如果来自我们自己,那必然是无伤大雅;可若是出自别人的嘴里,定是会引起一阵狂风暴雨飞沙走石。
从什么时候开始,所有的比较都必须放在心里密不可宣才算是遵守规则正确妥贴。若是从他人口中讲出,便如鲠在喉直戳伤口,我们是如何也咽不下这口恶气的。就算是生身父母,我们恐怕也会堵上一句:“我就这样了,看谁好你找谁做你姑娘吧。”实在是有种耍无赖意思。
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比较看作是一剂清醒头脑强身健体的针剂。若比较只是他人虚张声势恶意编排,我们也只当它是风吹百草去过无痕。若比较却有真实且出发善意,我们查缺补漏弥补不足也一定会身受其益。
说白了,你聪明大方善解人意闪闪发亮,我为什么不能培养性情淬炼气魄自带光环。比较而已,我又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