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要做很多的选择,大的小的重要的不重要的,这些选择决定了我们的人生轨迹。《朋友圈的尖子生》里面引用过作家陶杰这样一段话: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做出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的普通的一天。
这句话击中了很多人的灵魂,让人意识到选择的重要。最近读《高手》的时候,刚好看到相关的一些观点,觉得很是受用。就把部分内容整理在此。
1,扩充你的选项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假设有一部电影的DVD,这部电影是你喜欢的明星主演的,DVD要15美元。
研究者先问一组受试者,在这个情况下你愿不愿意花15美元买这个DVD,结果80%的受试者选择买。
研究者又找了一组受试者,这一次增加了一个选项,你是愿意花15美元买这个DVD,还是愿意把这15美元省下来,花到任何你想花的地方去?
就是这么一个多余的选项,就让愿意买DVD的人从80%下降到55%。所以说哪怕你仅仅意识到自己还有别的选项,决策水平都能大大改善。
当然小的无关紧要的事情,无需考虑这么多,有时应该享受当下过轻松的生活。但是一些让你纠结的困惑的重要的选择,不妨尝试一下这种思路。比如我要不要读MBA,转换成我花同样的金钱和时间成本,还有什么其他的选项能对我的职涯发展更有帮助?比如遇到问题找不到解决办法,转换成这个到底是不是问题所在,有没有其他的视角和做法使问题不再是问题不攻自破。
2,从远处旁观
做选择的时候,很多复杂情绪都在影响着判断,这些情绪往往是短期的。有一个法则是10/10/10法则。它要求从三个时间尺度去考虑一个问题。10分钟之后,你会对这个决定作何感想?10个月之后你会作何感想?10年之后你又会作何感想?
通过此方式思考,我们就不会执着于当下,受短期情绪影响,更容易以旁观者的视角,和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同时作了决定之后也更容易坚持和保持源动力。比如我要不要每天早起30分钟?大部分人应该第一反应就是早期很痛苦,睡眠不足等等。但是如果10个月之后坚持每天早起半小时会带给你什么?可能每天多看了10页书,10个月就是3000页约10本书,如果10年之后呢?可能是思维的变化生活方式的变化,超越了身边很多人。这样想来早起这件事情是不是充满了魅力?
3,结束语
每天都在重复着的模式,如果发生一点小小的改变,那么人生可能就会有大不同。开始把要不要A,转变成除了A还有没有B,C,D。把纠结困惑的问题从当下的情绪中解脱出来,以更长周期和旁观者的视角去思考。
《早起的奇迹》里面提到一句格言,你如今在什么地方,取决于你是什么样的人;但你今后要去哪个地方,则取决于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愿每个人都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 END -
扫描下面二维码关注我,一起交流读书心得,人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