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達“無動”,先觀“無常” |“生命蛻變營”打卡第一百零四天(0319)

图片发自简书App

在《瑜伽師地論》中說:“設复於此內外空性不證會者,便應作意思維無動。”南師解釋說,内外空的這個境界,不是理論,是要拿身心來作證的,如果不能証會,那就要再作意思維“無動”,就是不動心。

然而,如何才能做到不動心呢?“言無動者,謂無常想,或复苦想。”(同上)要做到不動心,可先作“諸行無常,諸漏皆苦”的觀想。

拿我自己來說,處於學佛的初級階段,即使努力作以上的觀想,或者生死觀、白骨觀等,其實都無法觀想得很好。所謂“很好”,就是很細緻,很深刻,觀想之後能夠馬上有明顯的觸動或感悟,從而放鬆當下那顆執著的心。若執著不能放鬆,行為或情緒還是會被習氣牽制著東奔西跑而不能自主。如此做不到“無動”,那更談不上證悟內外空的境界了。

然而,越是這樣,越要訓練自己在有覺察時便生起觀想,相信久而久之自然可以從無到有,從弱變強。

就像打坐一樣,每天要求自己靜坐至少半個小時以上,逐漸地就可以延長至四十分鍾或者更久。雖然開始打坐時我的兩腿非常容易又酸又麻,即使從座上下來也要恢復好久,但現在這種酸麻的狀態不那麽容易出現了,恢復的速度也加快了許多。

畢竟,用南師的話來說,空的境界是必然需要身心來作證的。沒有能不能做到這一說,只看心力夠不夠堅定、堅強。心力可使一切成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杯子技巧】 和對方的交情還屬於曖昧不清的階段,正確掌握和對方的距離感,是很困難的事。 最可怕的是,你覺得兩人的感...
    77733261dbff阅读 710评论 0 0
  • 小说简介: 后英雄时代的蜀汉风云录。故事从刘备驾崩开始,直至诸葛亮病死在北伐前线完结。期间,蜀汉境内,成都、永安、...
    帝都奇妙物语阅读 3,615评论 13 45
  • 大概每个人都有一些敏感的事情,涉及到那个敏感事情会自动升起不舒服、不接受的感受,那极有可能是一生的课题。对我们自己...
    Jocelynwang阅读 23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