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下午一点多,我和妹妹陪老爸在雁南公园转,妹妹拿出手机准备拍照,她突然惊呼:“姐,袁隆平去世了!”“啊?”我忙看她的手机,才知道我们的农父袁老因多器官功能衰竭,

于5月22日13时07分,在长沙逝世,享年91岁。老爸听见了,也不禁感慨:“袁隆平去世了。”我反问老爸:“爸,您知道袁隆平是谁吗?”老爸说:“咋能不知道!种杂交水稻的。”

晚上回家,邻居阿姨来串门,又谈起袁隆平,说袁老发明的杂交水稻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翻看朋友圈、微信公众号,大家都在对我们的院士离去表示哀痛。

在学习群里,王其厚老师写了二首诗悼念:

农父

国之重器隆平起,士贤能谋稻粱米。

无量发心无饥苦,双馨德艺真院士。

神农

袁公喜看稻菽浪,隆基沃野粮满仓。

平生不负田畴志,天下寒士饱肚囊。

晚上,打开电脑,看袁老的生平简介,再一次缅怀他的丰功伟绩。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现西南大学),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已经半个世纪了,不畏艰难,甘于奉献,呕心沥血,苦苦追求,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先生的杰出成就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影响世界。(新华网评)

袁隆平院士是中国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创者,是当代神农。50多年来,始终在农业科研第一线辛勤耕耘、不懈探索,为人类运用科技手段战胜饥饿带来绿色的希望和金色的收获,更为世界和平和社会进步树立了丰碑。(新浪网评)

袁隆平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发明“三系法”籼型杂交水稻,成功研究出“二系法”杂交水稻,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使中国杂交水稻研究始终居世界领先水平。截至2017年,杂交水稻在中国已累计推广超90亿亩,共增产稻谷6000多亿公斤。

多次赴印度、越南等国,传授杂交水稻技术以帮助克服粮食短缺和饥饿问题。为确保中国粮食安全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卓越贡献。......

读到袁老的二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心里感动万分。

今早,92岁的老中医刘老师在微信里发来他的追悼词:

敬悼袁隆平院士

悲闻星陨万里殇,世间百花祭栋梁。

呕心沥血数十年,一日三餐永不忘。

淡泊名利爱稻粮,只为温饱谷满仓。

“南优2号”誉全球,“禾下乘凉”梦飞扬。

今天上午10:00,在长沙市明阳山殡仪馆铭德厅举行袁隆平遗体送别仪式。

中午,家里吃米饭。捧起饭碗,看着碗里的粒粒饱满的白米,想起袁老,热泪盈眶。

有一句话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袁老就是这样的人,他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他造福全世界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我也以此文悼念袁老,袁老一路走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