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回家, 翻看中学时代的日记和考试作文,时而大笑,时而沉思,勾起诸多回忆,引发无限感慨。
借着这股浓烈的怀旧劲,我想梳理一下我是如何喜欢上文字的,也为继续坚持卯足劲。
我将按照从小学直到现在的时间线进行讲述。
小学-启蒙:《星语心愿》
小学虽说语文成绩也不错,但只是试卷上看图说话得来的分数,对文字的触碰停留在仅有的几首流行歌曲里,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张柏芝的《星语心愿》,那时候我还不知道柳飘飘,也不知道YZ门,只是从领居家的DVD里偶尔听到一两句。
正式学唱这首歌是在一个新来实习的女老师的音乐课上,她用手提录音机放完三遍《水手》之后,就问我们会不会唱其他的歌。
一个女生主动站起来说会唱《星语心愿》,然后她就带我们一句一句的唱,唱到最后一句,“让你知道我爱你”,大家都把头放低,互相看看,压低声音,放慢速度。如今想起来是尽是温暖,有些事我们懂的太早,却又懂得太少。
毕业时每人都准备了一个本子,传给全班同学给自己抄一首歌词,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
也许我们不知道《我是一只小小鸟》的深意,可我们真的在飞翔,在欣喜。
小学时光在欢笑和奔跑中被丢在身后,像是一个因为手中的玩具过时而被小伙伴们抛弃的小男孩。
关于文字,就是不知背诵了多少遍之后才记住的几句诗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和几首听完一遍就没忘记的歌词:“亲爱的,你慢慢飞,小心前面带刺的玫瑰”。
初中-开始:《现代汉语词典》
初中的学习生活是单调无聊的,神情是木讷的,作文是按部就班的。
我有了第一本大部头的《现代汉语词典》,也第一次喜欢上了一个字:“曌”,看到词典下面写着武则天为自己创造的字,我愤愤不平,写了“朕号归女流,予心自不平。忠曌不为耀,绝气光明道。”的句子,现在回看,我竟然不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
作为一个好学的人,我在寒暑假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还会把暑假作业上涉及到的诗词歌赋和名言警句全部摘抄下来,这是有用的,从我不断高分的作文中可以得到证明。
借着初中毕业的离愁别绪,我开始了我的第一次创作:拆字解字,我抱着《现代汉语词典》,把自己认为有趣的字挑出来,然后以这个字为主题,写一段话,写一个故事,开一个脑洞,虽然每页纸张不大,但我写了满满一本,也发现了文字的魅力。
当时我没有察觉,后来回想我才发现,这段经历真正打开了我对文字的兴趣之门,也为我高中阅读和写作的探索打下了基础。
高中-积累:新知书店
中考表现不错,我去了市里最好的中学,这段经历让我对“学习”这个词的认识发生了改变,我开始会享受学习了。
从闭塞的乡下到繁华的市区,我的世界像是上帝开了天窗,又像被砸了一个窟窿,我既兴奋又害怕,既好奇又怯懦。
这种不可名状的感觉激发了我记录和探索的欲望。
我试着给我喜欢的女孩写情书然后被拒绝,很大原因是情书的问题,因为我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
我试着把初中的生活写成小说,写成了,大概五万字,读过的人不超过五个,我认为这是秘密,只有有缘的人才能读到。
我每个周日都会出现在新知书店的某个角落,曾经站一整天不吃不喝一口气读完了《穆斯林的葬礼》,然后带着眼泪离开。我觉得自己应该去那里做店员,因为哪本书放在什么位置我最熟悉。
我放假回家,上厕所也会带一本书,虽然是盗版的《余秋雨精选集》,我躺在屋子后面的草堆上看完了《平凡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疯狂的找自己,发现他们都像我,又都不像我。
我也算是野蛮生长了,像是要把过去欠的字句都补回来。
除了野蛮,也有浪漫。
我喜欢上了席慕蓉和纪伯伦的诗,这真叫人心疼,我竟然喜欢上了诗。然后我会在草稿纸上,课本上,笔记本上,写一些乱七八糟的诗,然后撕掉或者扔给前后桌的女孩。
我好像变得不像我自己了。因为我觉得自己不再孤独了,我开始愿意笑,也会试着逗别人笑,这虽然一点都不酷,可他妈的,真好。我不需要孤独。
我开始写高三日记,每天都坚持写,写了整整两本,有月考成绩,有想家,更多的是胡思乱想和文字游戏,我喜欢这种感觉,日子被记住的感觉,像是拉面被师傅慢慢拉长,拉细的过程。
然后,又一次毕业,这一次我们还是写同学录,可我不会让全班同学都写了,我想起刚入学时一位考上清华的学长说过“高中的朋友是一辈子的朋友”,大概只有和我当一辈子朋友才能写吧。
高考后的暑假很漫长,我去找同学玩,去过火把节,当然每天还是坚持写,这期间我看了仓央嘉措的传记,我便开始模仿他写诗,仿的不像,却让我学会了坚持。
这个假期我买了一册草稿纸,把正面和反面都写满了,当然没有几个人看过。
高中是我和文字碰撞得最猛烈的时候,我很满足。
大学-矛盾:高数挂科
每个阶段都有苦闷和成长,大学的苦闷来自于我感觉自己被学习抛弃了。
一方面我想要不断求知证明自己,另一方面我又对自己的专业和教科书没了兴致,加之数学成绩一塌糊涂,最终挂科,让这种矛盾更加剧烈。
我知道最终的原因是我这艘小船没了目的地,进而没了方向,才会不停的打转,然后我不停的抗争,看课外书,办班报,最后发现我还是挣扎痛苦着。
这种挣扎导致这个期间我的文字都是比较灰色的,我知道自己不会绝望,就像一个故事总会有大团圆的结局,可是那种完美主义者的理想和现实的撞击真叫人生疼。
这种生疼会让我去呐喊去记录,可是太飘渺了,太没有目的了,我陷入了自我矛盾的混沌,我告诉自己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所以大学期间虽然整理了四个集子《墨泉吟集》《七里香集》《最是害怕集》《似水集》,但都是自说自话,也是尘封在电脑里。
我以为我丢掉的孤独又回来了,我该不该欢迎呢,该用什么方式欢迎,我带着这个无解的问题结束了校园生活。
真正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曾经高数挂科以为的天就要塌下来了,以为的惊涛骇浪只不过是虚惊一场的微澜,只是发现的时候似乎有些迟了,不过还好,发现了就好。
没想到发现了这个道理竟然是我停止写作的开始,这是我没想到的。
我虽然自己开了公众号(现为“一三思”),也和朋友一起做了公众号(金陵学社),但都没有让自己满意这种状态,公众号也是断断续续。
我放弃更文的理由是:你讲的这些东西并不是你自己的,只是你看来的盗来的,你讲的这些道理有很多人讲过大家也都懂不需要你来指手划脚。我竟然说服了自己。
然后我又抗争,用我本能的自私来抗争,我写东西并不是为了别人,就是为了发泄我自己而已,和别人没有关系。于是我又开始写。
又停。
到有一天有人和我说你的观点很新颖,你的故事让我很感动,虽然我知道那个观点别人已经说过,这个故事我也曾经讲过,可是,我突然发现我的存在感了。
我当然没有发现写作的终极意义,也不需要,我只知道这件事记录着我的成长,让我认识我自己,也顺便让别人了解我,我的世界大了,别人离我更近了。甚至有一天我走进了别人的世界,给别人带来影响了,那应该也是不错的。
加入007,有战友督促,一起前行,给了我一种仪式感,我以前认为不需要,现在觉得有了更好。
我开始把之前不愿意给人看的小说翻出来,把尘封在电脑里的文章找出来,把自己说服自己的借口慢慢扔掉,按照自己的想法,把我的写作之路,把我的心境变化,铺开,然后踩上去,踏一踏,才会实在,才能成长。
总结一下我的写作之路,小学被流行歌词启蒙,初中的拆字游戏正式开始,高中在新知书店看书积累,大学在矛盾中写自我之文,现在希望能够成己达人。
我写写停停,但从未间断;从不愿分享,到试着打开自己的世界。
其实如果真的喜欢,不需要坚持,一定要说坚持的话,最好的坚持就是写下第一句,接着写第二句。
未来路挺长的,用心记录,用心感悟,一起走吧。
兴趣,莫辜负;成长,不停步。每一步,都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