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爱情更重要的

我提前了十分钟到达了教室。

因为上楼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已经早早地在黑板上做分享准备。

这几天我们的课前分享经典是《傲慢与偏见》,他们开玩笑说:一言以蔽之,有情(钱)人终成眷属。

今天是第三天,前两天孩子主要介绍了主要内容和人物关系,摘抄了很多经典句子。后面,他们会讲什么呢?

田请了同学帮忙,才帮她把想要展示的内容准备好,她用了整整三块黑板,介绍作者简奥斯汀,展示她喜欢的金句,还用马斯洛五需求原理来剖析班纳特太太这个人物。真的让我很意外!

我一边和大家一起为她鼓掌,一边走向了讲台。

我知道你们这么激动是为什么,因为你们在期待一起聊聊爱情。好吧!我们就聊聊吧!

我想从奥斯汀开始说起。有一部电影就叫《成为简奥斯汀》,是关于她的传记电影。电影的前半部分,就是将奥斯汀化身为伊丽莎白,讲了一个和《傲慢与偏见》类似的爱情故事,只是简奥斯汀并没有与伊丽莎白一样选择婚姻的道路,而是选择成为一位作家,终生未婚。而男主人公回城,循规蹈矩地结婚生子,工作生活。

电影结束时,男主人公陪同崇拜简奥斯汀的女儿来参加她的签书会,女儿顺便提出让奥斯汀为大家朗诵一段,奥斯汀愣了一下,在众人的诧异眼光中,第一次当众朗读了《傲慢与偏见》中的一段。一片寂静中,奥斯汀坐在窗边的大椅子上,映照着温柔的余晖,柔和的声音让大家都沉浸其中,只是大家不知道这一段实际上只是为一个人而读的。

我知道大家在想什么?什么呀?这么相爱的人,为什么不能终成眷属?还有比爱情更重要的吗?

是的。孩子们,这是真的,还有很多比爱情,至少是和爱情一样重要的事情。

简奥斯汀只是选择“将感情嫁给了文字”。谁说只要恋爱结婚生子才是幸福的人生?

生而为人,我们都渴望自由和幸福。

但是你要知道幸福的前提是自由。什么叫自由?《逍遥游》里庄子将“自由”界定为“无所待”,也就是无所凭借,你首先得是一个人格独立的人,无需依附他人而活。

上学期有个男生讲《我的前半生》时,说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刻。他说:年轻美貌的女子,拿自己的青春去换豪车别墅,结果还要埋怨对方不理解,不尊重,不爱自己。你是为物质而去的,得到物质的回报,也算“求仁得仁”了,还有什么资格“坐在宝马车里哭”?

自由独立的个体,是爱的基础。

电影《爱乐之城》中两人因为梦想而相恋,也因为梦想而分离,他们相互说着“我爱你”,但是依然要分离。为什么?如果两人牺牲梦想,勉强在一起,结果大多数情况只能成为一对怨偶,贫贱夫妻百事哀,更何况没有了梦想,你已不再是你,我也不再是我!与其如此,不如相忘于江湖吧!分手,也是一种爱;彼此成全,是更深沉的爱情!

鲁迅唯一的爱情小说《伤逝》谈及:爱情需要有所附丽。

爱情绝对不是一时冲动,更不是海市蜃楼、空中楼阁,它需要建立在各自独立、彼此尊重的现实基础之上。

回到马斯洛五需求,在这个金字塔的最底层是生理和安全的需求,然后才是爱的需求。也请大家一定要记得在爱的需求之上,还有一个“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所以,还有很多东西是比爱情更重要!比如自由,比如梦想。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