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给孩子报兴趣班?
现在各种兴趣班非常多,生活在城市里的家庭,基本都会给孩子报很多个兴趣班,尤其是在小学以前。
最扼杀兴趣的,就是兴趣班?
现在有这样的说法,也确实有这样的现象。孩子本来对某件事有兴趣,一旦上了兴趣班,有标准以后,反而就没兴趣了。
我的朋友圈几乎100%给孩子报兴趣班,为什么?
因为社会的发展以及价值观的包容,现在的选择越来越多,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调查了自己朋友圈的近百位家长,怎么给孩子选兴趣班的?为什么这样选?
答案千差万别,总结下来分为三类,一类自己做教育的,一类是比较用心的家长,还有一类相对来说是比较随意的。大概的选择理由,下面七个。
1.兴趣爱好:孩子喜欢最重要,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对他的一生来说,是一个快乐和丰富的地方,如果一个人喜欢音乐、读书、运动、旅游等,他的一生会更加丰富多彩一些,也会更加快乐;
2.天赋特长:如果孩子有一个天赋或特长,他就会有了自信的根基,也更容易成功和幸福,我在初中的时候,在单杠这项运动上全校第一,虽然学习成绩不太好,但还是蛮有自信的;
3.未来价值:比如有一个妈妈给孩子学了机器人和编程,她觉得未来是人工智能的时代,懂得了编程应该会混的更好;
4.领先一步:最典型的就是英语学习和幼小衔接,大家都在领先一步,你若不参与这项2B运动,你就被动的变成落后。成绩落后一点倒无所谓,最重要的是,怕性格因此变得不够自信,很难想象一个孩子,学习比别人慢,成绩比别人差,但是性格又比较自信,这有可能但不容易做到;
5.距离:这也是一个选择非常重要的条件,就是离家要近一点,因为接送小孩真的是非常耗时的一件事;
6.价格:选择适合自己家庭条件的价格,有一个妈妈跟我聊过,她给孩子报了钢琴班,那个价格超过他们家的日常消费水平,所以导致她对孩子的期望值,以及对学习效果的要求非常高,所以孩子的学习稍微有点慢,她就会非常的急躁,父母的这种急躁,对孩子的兴趣培养会起到反作用;
7.口碑:选择兴趣班,大多数家长更相信口碑,如果已经明确要报这个兴趣班,这样选择是正确的,没有什么好说的。
非常认真的思考了这些家长的想法,以及我自己对孩子兴趣培养的观念,我发现在给孩子报兴趣班这件事上,也是没有标准答案,三个关键词非常重要。
认知,要非常清楚地把这件事想明白,要给孩子培养什么兴趣?为什么?怎么去选择兴趣班?而不是盲目的随大流;
执行,想明白容易,做到还是不容易。所以不能理想化,也不能寄希望于报的培训班,就能把这些事情给解决;
负责,十八岁成年以前,孩子形成的兴趣、习惯、思维模式等,影响她一生的幸福,而且基本成年以后很难改变,所以作为家长,我们真的要认真对待孩子的成长和教育。
有认知才会有行为,有了行为才有可能有结果。选现在我们的认知,大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独立比听话更重要,我们就会朝这个方向去培养孩子,这跟我们小时候家长的认知是不同的。所以有的时候我们跟上一代人,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会出现冲突,重要的根本在于对这件事的认知不同。
当我们的认知不够清晰,行为就会混乱而轻率,很多家长稀里糊涂地给孩子报兴趣班,然后又稀里糊涂的结束。
厘清我们的认知,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问自己三个问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以及怎么做?
现在非常流行的创业理念“精益创业”,里面提出一个明确解自己内心想法的工具:五个为什么?
当我们不断的问自己,为什么?自问自答以后,再继续问为什么?基本上在五个问题以内,就能够找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很多时候了解自己的真实想法以后,我们就会改变主意,做出更适合孩子的选择跟决定。
我用这个方法,问了自己好几个循环,发现正向兴趣至少有下面三个,非常重要的价值。
1.幸福人生:最幸福的人生就是成为最好的自己,需要两个方面,发现天赋并享有天赋。天赋就是我们的天分加兴趣,如果我们一生的主要工作,是自己既擅长又喜欢的,幸福指数会远高于平均值;
2.快乐之源:不管什么样的兴趣都能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有些兴趣带来快乐的同时,会造成一些不好的后遗症,比如喜欢赌博,狂热追剧、购物等,而正向兴趣,比如喜欢运动、读书、跳舞、绘画、旅游、社交、摄影等,会带来源源不断的快乐与成就感;
3.自信之根:扬州有一个妈妈,孩子幼儿园的时候给他报了六个兴趣班,半年以后让孩子自己选择只留下两个,其中有一个是游泳,孩子是真的非常喜欢,因为喜欢,就不需要刻意的去坚持和努力,现在小学三年级,孩子的游泳获得了非常多奖项,人也很自信,健康、开朗。
下面讲一下我给大家推荐的,每个孩子应该培养的五个兴趣。
这个世界上最理想的工作,不是钱多、事儿少、离家近,而是喜欢、擅长、还能赚。
积极心理学研究幸福两个核心:发现天赋,并享用天赋。天赋就是天分加兴趣,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家长用心去观察跟测试,很容易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天分,然后刻意地帮孩子培养这些领域的热情跟兴趣,这个是所有兴趣里面最重要的一个,会给孩子建立一生幸福的根基。
喜欢运动的人,不仅身体比较健康,而且大多数性格都比较爽朗,我曾深度接触过几百个国家专业运动员,他们给我的整体感觉就是,气质非常的爽朗。
如果能喜欢,一项团体竞技类运动是最好的,足球篮球排球都可以。现在社会,非常需要合作精神跟竞争精神,这两种品格用嘴巴很难教授出来的,但是在运动当中,这两种品格是自动就会体验到,团队内部合作,团队外部体验竞争,赢了一起庆祝,输了一起总结,继续加油!
前些年经常有这样的报道,非常多好学生,上了大学以后,因为一点小挫折,因为失恋而跳楼自杀。这种抗挫折能力,对待失败的正确态度,在竞技类运动中会有非常好的体验。
朋友的小孩在美国读书,在中学阶段,每天至少要运动2到3个小时。孩子在小学阶段,运动课是家长最重视的一门课,不仅仅是锻炼身体,孩子的整个社交以及生活的态度,都能体现出来。
现在的屏幕太多了,中国大多数成年人都不怎么阅读。屏幕的特点是刺激多、变化快、碎片化,而对孩子来说,更需要的是培养耐心和系统化学习。
上次去一个学校上课,中午休息时在办公室,看到一个四年级的小女孩在读书,我就简单跟她聊了一下,她说她非常喜欢读书,以至于每天晚上如果不读一会儿书,感觉今天不完整,睡不着觉。
阅读的好处实在太多,培养耐心、系统化学习、增加快乐、腹有诗书气自华……
如何选书,是家长要协助孩子做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现在网上适合每个年龄段小朋友的书,已经非常多的书单,甚至于每种性格的小朋友,适合看的书都有专门的书单,家长稍微花费一点时间跟精力,帮孩子选一些适合她的好书,不仅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力,培养耐心,还能减少看电视的动力。
当孩子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而家长又没有时间陪伴的时候,孩子在很多情况下,其实只有一个选择,就是看电视。所以不要有的时候抱怨跟指责孩子电视看得过多,而是因为我没有给他培养更好的兴趣和习惯,他没有别的选择。
远古时代,人们就热衷艺术,喜欢各种绘画,各种音乐,各种舞蹈。孩子很小的时候,大多都喜欢乱涂乱画,蹦蹦跳跳,跟着音乐扭动。绘画、音乐、舞蹈等,可以非常自然,显性的把我们内在的想法表达出来,我没有艺术细胞,无法体会那种快乐,但是看到孩子每次喜欢,画画跟跳舞,并且不厌其烦的做这些事情,我能感觉到她在这里面找到的快乐。
这种快乐,不依赖于外在的环境以及外人的评判,发自内心的找到了跟自己联系跟呈现。当一个人真正有了这样艺术的兴趣,就是在他的内心,种下了一块美丽的花园。将来不管大富大贵还是穷困落魄,只要回到这个花园来,都能体验到真正的幸福感更快乐。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很多人说话说逻辑不清,是因为他的思维混乱,想明白了就容易说清楚。多跟孩子交流,培养她讲故事、演讲、主持、英语等兴趣,对孩子的思维成长,以及与人打交道都有很大的帮助。
推荐两个语言兴趣的显现,英语和写作。
目前中国所有孩子上学都要学英语,社会上的培训,最成熟的也是英语,各种新奇的教育方法、教具、教案、教材,不仅能帮孩子学好英语,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性格,锻炼孩子的交流能力。
语言的两种呈现方式,一种是沟通跟表达,一种是写作。写作跟艺术很像,是把自己内心的想法给显现出来,自己能够看到。成功的男人喜欢写日记,幸福的女人喜欢写手帐,写的过程不仅是记录,更是回忆跟复盘,可以让我们的未来,越来越好。
刚刚给大家推荐的这五个兴趣,大家都可以使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来去探究,找到更适合自己孩子当下阶段的兴趣培养方案。
每家的孩子不同,家长也是不同。要根据自家的孩子跟家长自身的情况,来帮孩子选择培养兴趣的方向跟方法。
不能看到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就觉得这样的方法一定适合自己,自家的经济条件,父母的时间,父母的性格跟耐心,这些因素都很重要。
一个高效的组织,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甚至政府,都要有三种角色组成:领导者、协助者、参与者。
领导者,对整个结果负责任,他需要设置目标,制定规则,分配人员和职务,来保证结果能够达成。
协助者,在企业里就是中层干部,需要指导、指正、检查、督促执行者。一件事情能不能做好,协助者比执行者更重要。我们很多时候有一种错觉,只要说了别人就应该能做到。实际上不仅我们说了别人做不到,就算我们给自己定一个规划都经常做不到,更何况是别人,所以被誉为管理领域大师中的大师德鲁克认为,管理者的核心是自我管理,大道至简而且相通,孩子到底怎么样,取决于家长的教育跟引导。
参与者,最好是家庭全员参与,很多家庭父母在看电视打麻将,要求孩子认真学习,这是非常难做到的一件事情。爸爸在努力为事业奋斗,妈妈在努力为家庭幸福奋斗,孩子就有了努力的动力和榜样。
领导者,协助者和参与者,这三种角色,我建议家庭成员轮流来做,分不同的事情,每个人都可以当领导者,协助者跟参与者,这样能让我们父母更深的了解孩子,孩子更了解父母,也能培养全家人的领导力。
一个行为能不能形成兴趣养成习惯,其实取决于这样一个回路。当我们有了目标去做一件事情,如果是正反馈比较多,我们就会越愿意去做这些事情,慢慢就变成了兴趣和习惯;如果得到的是负反馈,我们就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如果做完以后,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反馈,我们也会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
家长作为协助者,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给孩子提供及时反馈。这件事上给大家推荐一本非常棒的小书《一分钟经理人》,作为领导者更协助者,我们要非常厘清自己的目标和原则,然后再及时的给执行者正向的反馈和指正。
一个企业,能不能形成好的工作规范跟风气,领导者的责任比员工大很多;
一个家庭,孩子能不能培养好的兴趣跟习惯,家长的责任比孩子更重要。
负责这个词有两重意思,事前负责是主动推动,比如我负责安排今天晚上的宴席,事后负责是承担责任,比如这件事情没有做好我来负责。现在我们的语境中,更多的是用在后者,所以大多数人都不愿意负责,在家庭中的负责更多的是用前者的释义,我们要去主动推动,协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要培养孩子对自己人生负责的态度和能力,同时我们要负责协助孩子养成好的心智模式行为习惯,这是我们为人父母的责任。
出书训练营,第34天作业,邢大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