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育人故事

暑假开学后,接手了新一年级,心里不免有点忐忑。这些年适应了教高年级毕业班的节奏,教学、管理方法对于现在的低年级孩子有点发憷。作为一名班主任,深知爱学生既是义务,更是责任。每当发现班中孩子有不对的情绪时,总是第一时间走进学生的心里,因材施教,让每个孩子发挥特长,健康快乐地成长。

故事还得从头说起:新生报到第一天,小伟和爸爸来的最晚,我和萍萍老师正忙着给报到的小朋友点胭脂,一回头就看见一位爸爸硬拽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往教室里拖,心里不免咯噔一下。从那时起就发现他和班中其他孩子不一样。接下来每一天我都特别关注他,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发现他很少和小伙伴交流,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

我慢慢靠近他,故意逗他。人家也爱答不理,还远远躲着我。你摸摸他的头,他也快速躲到一边去,好像极度没有安全感。越是这样,我越得寸进尺。从一句话不说,到慢慢迸出几个字,对我来说就是最大的安慰。慢慢进入小学生一日常规了,学习“10以内的加法”时,让孩子们“开火车”快速说出得数,轮到小伟时他慢腾腾地站起来,涨红了脸,眼睛直勾勾的看着我,憋了一会说:“我——我——我结巴。”原来还有口齿啊。

记得一次上课间操,他边蹦边自言自语,我瞪了他几眼,人家就是若无其事的样子。“小伟,能不说话吗?一句话惹来了大麻烦。操也不做了,站在那里又骂人,又拧衣服又抓手,又掏口袋又抓头……怎么也不进教室了。萍萍老师来上课,一番好言相劝也苍白无力。无奈之下,我就打电话找了主任,正好主任开完校委会往回走,我顿时觉得来了救星。……这么偏激、性格固执的孩子怎么办?愁死了。又想起了另一颗救星——小伟爸爸。没想到小伟爸爸写来了一封长长的信,内容如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看到家长这掏心窝子的话语,理解万岁。相信在家校的密切配合下,孩子会慢慢转变过来的。我始终奉行一个信条:关爱每一颗心灵、重视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不让任何一名学生掉队。

合作共赢,美美与共!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