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只有一件事:
《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先生认为,这件事就是“活好”。
摆脱焦虑,放下执念,活出幸福的人生。
人生的目标就是活好,其他的事情都是次要的。
人生所有问题,其实都是自己造成的,只有从头开始“学怎么活”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家庭、事业和人生中遇到的难题。
《人生只有一件事》作者通过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悟,教读者如何用小办法解决大问题,如何通过调整自己的起心动念来改善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难题,从而拥有幸福的人生。
TVB有句脍炙人口的台词:
“做人嘛,最重要的是开心。”
但人生成败顺逆,有太多不如意,开心真是自己能说了算的吗?
对此,金惟纯先生给出的答案是:能!只要我们把自己活对了。
他在《人生只有一件事》中提到:
世间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
对老天的事,别多想、别纠结;对他人的事,别太在意,先把自己的事搞定了,一切都简单了。
活在当下的观念,就是珍惜眼前的时光,不再为过去的事情纠结,也不为未来过度担忧。用心感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享受当下的美好。
我们只需要客观看待周围人眼中的自己,鼓励我们敞开心扉与自己对话,深入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烦恼的根源。真正的成长和改变需要从自我认知开始,只有真正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从而找到解决之道。
人要有“三心”——惭愧心、慈悲心和感恩心
惭愧心让我看到自己的不足,勇于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慈悲心让我放下对利害对错的执着,学会理解和包容他人;感恩心让我珍惜身边的人和事,感激生活中的点滴。这三心的培养,让我们更加平和、宽容和感恩地生活。
不拿别人的事和老天的事当真
我们常常为了别人的事烦恼,或是抱怨老天不公。其实,真正属于我们的时间有限,应该专注于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比如,有人因为别人的评价而自卑,这就是把别人的事当真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对别人的评价保持客观,把精力放在提升自己上。
人生成败逆顺,有太多不如意,但快乐这件事情却是可以由我们自己说了算。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我们都可以选择快乐。快乐不是外在条件的产物,而是内心的一种选择与态度。
人生真的没有不得不,只有不接受和不愿意。
接受了就不要抱怨,愿意了就不会觉得无奈。
很多时候我们觉得“不得不”做某事,其实是因为我们不愿意接受现实。如果我们能改变心态,接受现实并愿意去做,那么就不会感到无奈和抱怨。比如,有些人不愿意接受工作调动,觉得“不得不”去新地方,但如果他们能调整心态,看到新机会和挑战,就会更愿意接受。
爱自己不是一种想法或口号,而是我们在经历人生各种挑战后自然形成的一种状态。当我们用全然的觉知和意愿去面对生活时,就会自然而然地爱自己。比如,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完美并接受它时,就是爱自己的一种表现。
学会归零,是一项重要的人生功课
归零并非将过去一笔勾销回到远点,而是要让过去不成为负担,让过去成为突破自我的养分。
很多人在面对失败或挫折时难以释怀,这其实是一种负担。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学会归零,把过去的经历当作养分来滋养自己未来的成长。
人和人的关系其实很简单;相互认可。你听我的,我就听你的,仅此而已。
人际关系的本质就是相互尊重和理解。当我们愿意倾听他人的想法并尊重他们的观点时,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反之亦然。比如,夫妻之间的争吵往往是因为双方都不愿意倾听对方的想法而导致的。
只有能做主的,才算自己的事,而别人如何对待我们,是别人的事,不能太当真。
我们需要明确区分哪些事情是我们能够控制的,哪些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只有我们能够控制的事情,才是真正属于我们的事情。对于我们无法控制的事情,比如别人的看法和行为,我们不能太过在意,否则就会陷入无谓的烦恼中。我们无法控制别人的评价,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反应和态度。
有时候我们过于在意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会导致我们无谓地消耗自己的精力。当我们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和感受时,我们会发现生活变得更加轻松和有意义。
一个人在面对生活中的琐碎事务时,如果过于在意每一个细节和感受,就会让自己陷入无尽的烦恼中。
如果我们能学会放下一些不必要的想法和感受,就能更加轻松地应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