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情无比的夏夜,让人有点怀念,怀念烟火抚琴。
多年以后,重游抚琴西路,仍会不自觉回忆起,怀揣高考阅卷津贴的我,坐43路公车从城东穿城西的那个遥远的夏夜。
抚琴: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空间
夏夜,炎热潮湿。43路车到站,穿过抚琴有名的综合菜市场,我抽出一张面钞,买下紫燕百味鸡和火龙果的“阔气场景”,至今记忆犹新。那时“拉夏贝尔”就已进驻抚琴西路,跟德克士一道,将沿街橱窗照得灯火通明。
抚琴那年的夏夜,还没有网红夜市,没有接踵人群,街区发展节奏鲜明,一切都拔节生长,兴致热烈又“满头大汗”,一如拎着水果绕过“中院”(市中级人民法院),快步走回抚琴西路,陪伴外公外婆度假周末的我。
彼时外公外婆住在抚琴西路89号,身体硬朗的老俩口,还能每晨健步人民公园、宽窄巷子,百花潭。我们孙辈几兄妹,轮流陪他们去鹤鸣茶馆饮早茶,去蜀汉路欧尚买诺基亚老年手机,去青羊宫道观寻香。便捷的公交线网,毗邻一环路的优越位置,都让这一切“出游行动”变得生动又可能。
表妹刚入职,表弟在求职,我尚在念书,大家齐齐整整聚在抚琴西路,彼此交流着白天新鲜见闻,晚上还能搭几站公交车,到顺城大街的富力天汇商场“轻奢”一回“满记甜品”。抚琴西路,于我们,不只是繁华成都的停泊港湾,更像是提供情绪价值的一方空间,为求职、择业、企稳的兄妹几人,平滑了焦虑,打好了奋斗样本。职场新人、面试小白、学业菜鸟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句,时而出谋划策,时而哈哈大笑,相互倾诉中的那些“酸甜苦辣”都好像裹进了满记甜品的芒果西米里,在揶揄打趣中,就着糖水一抿即化了。
Q弹的西柚布丁,隐喻初入职场的韧劲;饱满的“芒果班戟”,包裹着立足成都的初心,无数青年故事和日常都在这里生根发芽,在灼热的抚琴夏夜里,既野生又美妙。
抚琴:突破“四十不惑”的中年困局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人在不同年纪,往往会在爱好上开辟出新赛道。喝茶、钓鱼、盘串儿,全在于自己的选择。
自80年代抚琴大队改街道,至今已近四十年。即将步入“不惑之年”的抚琴,像是热衷钓鱼之乐的中年男子,忘掉家庭琐碎、职场烦恼、逃离业绩考核、考勤打卡,在诗意与哲学中放慢了生活节奏。
我将单肩包甩到身后,塞上耳机,骑上单车,沿着抚琴西南街寻找当年巷口的菜籽油店铺,已不见了踪迹。二十几条街巷都以琴命名,“小街区、密路网”的布局,往往令人记忆变得扁平。
但当年,外公总能从回字形的抚琴街巷中熟稔穿梭,午后散步买菜买报纸,顺带捎回巷道中某家藏民商铺的老酸奶,再一摇一晃踱步返家,记忆中抚琴街巷大多当西晒,西晒阳光总是将巷口影子拉得细长。
多年夕阳照拂下,“四十不惑”的抚琴街巷也开始越发陈旧了。后几年,两次相遇抚琴西路,皆因借道路过,匆匆一瞥中,景致已大不同。“中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侧边门庭若市的包子铺已迁走,抚琴综合菜场顶棚纹路早已变疏变淡,棚下曾经琳琅满目、秩序井然的菜肉生鲜市场,蒙上了一层泛灰滤镜,商铺曲曲窄窄,地面人车肆流,路面的浅坑里,填满了岁月在晨晨昏昏留下的印记。
从菜场摊位、巷道树荫中,一点一点重温曾经走过的路:散步的磨底河,逛过的白果林、去过的十八中,买过的蛋烘糕,十几年岁月细流的打磨里,灰楼、窄巷、杏园,好像一切都变旧了,街区风貌褪去了热烈的审美追捧,变得克制,审慎。
抚琴:开辟烟火街巷的全新赛道
“居住的亲历者,建设的参与者”,这是我在抚琴生活成长的标签。过去几年,我所在单位(成都住建)一直在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工作。以抚琴西南街为试点,召开居民坝坝会,结合抚琴居民提出的“停车难”“管线老化”“雨污堵塞”等痛点,多措并举做了很多街区提升改善。
变的是街区风貌提升,不变的是成都街坊里巷的烟火韵味、市井记忆。在变与不变的过程中,我既是居住亲历者,也是建设参与者。
灰墙上勾勒出怀旧壁画墙,茂盛生长的紫藤花植物,精致舒适的咖啡小馆,欲隐又显的烟火美食,都成为吸引年轻人打卡、生活、定居的“抚琴生机”,抚琴迎来了新的青年邻居,扎根发芽的故事继续在这里上演。像是决心撸铁健身的中年男子,抚琴换了新潮的发型,握着陨石拿铁咖啡,身着户外休闲lululemon,在“不惑中年”里,找到了新旧融合的人生解法。
蛋烘糕、钵仔糕、冰粉、炒酸奶、油卤串串、烧烤……夜间经济重新点亮了抚琴街巷的灯盏,“抚琴网红夜市”也应运而生。
摩肩接踵的夜市巷道里,来的都是寻味的年轻人,一如当年的我们,朝气、活力,渴望立足,寻求一方蹬打天地。提前串好的五香牛肉,包裹着粉丝,切成小段,平摊在铁丝网上炭烤,肉质焦香,佐料葱香,再撒上花生碎和黄豆粉,在片刻间抚平了年轻人工作与生活的焦虑。他们在人生的某个时刻来到成都,在生活的河流里聚散相识,快乐分享,忧愁共担,用最宝贵的青春,努力在抚琴成长、在成都扎根。
回想我们兄妹几人那时20出头的状态,就像蓉城春夏的树,生长得近乎疯狂,没有限制。刚刚踏入社会,试着独立,很想做一些读书之外的事情。空中飞人、加班达人,觥筹e人,努力成为六边形战士,在抚琴的平行时空也“刷”出了不同版本的青年故事。
即便是在2011年,成都地道的生活气息也永远让人着迷。吹着风,走在抚琴西路的碎花小砖路,拉夏贝尔、兴业银行、三友百货……欣赏着它一帧一帧电影质感的画面,那些琳琅满目的回忆泡泡,装满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夏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