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老公都是八零后,读的也都是最普通的本科,那时找工作基本没有985211的限定,甚至有一种本科和本科差别不大,与其在好大学上个差专业,倒不如一般大学上个好专业。
我和老公都还算幸运,他毕业直接留校,我则是在母校做了段临时工,两年后转正。
80后男生,尤其80年代早期出生的男生,大多是个性上偏保守,也顾家。不过相比七零后他们还是多了些开放精神。九十年代初港台文化盛行,我们都一样看着射雕英雄传长大,也看一点琼瑶,有家国情怀,对爱情也有向往。向往忠贞不渝的爱情。
老公和我是彼此的初恋,中间因为误会分开过,也有人介绍九零后年轻女孩给他,他觉得有代沟,一心又把我追回来,中间许多曲折以后再慢慢说,主要先说说我们的日常生活。
这两年我们的经济状况有点紧张,不过钱也勉强够花,特别是他评上副教授后,我们的日子轻松了不少。
之前我们两个收入都算中上,他教课,我做行政,日子还算殷实。
谁知2020年一场疫情把我们封在家里,不上班只有基本工资,扣除五险一金,俩人到手只有平时一半,还有两个房子要供。
现在住的房子是学区房不能卖,另一套房子是福利房,暂时没法卖——并且那套房子临近我们大学,周围住的都是同事和以前的老师,从社交人脉角度来说卖掉也太可惜,更何况我们有时工作太晚就不回来了,在那里住一晚很方便。
有段日子我们两个都读博,博士学费,交通费,还有读博期间的生活费,压力不可谓不大,后来我觉得自己有点读不下去,就退了学,他倒还好,两年前拿到了博士学位。
我没有博士学位无非就是继续做行政,他有了博士学位就能评副教授,从家庭角度来看,他能拿到学位更为有利。
几个朋友都是大学时的同学,我最好的两个朋友都自主创业了,这两年也是不景气,她们两个都没怎么赚到钱,一个还好,家里有矿,不差钱,另一个就有点难了,她和老公两口子都是做美国留学的,赶上疫情,也赶上中美关系紧张,这两年基本没有签到单,她又身体不好,我每个月省下两千块给她,先维持生活,再缓缓图之,总有一天会好起来的。
其实我们的收入也减了不少,本来老公在培训学校兼职,也上网课,这些都是我们的几大收入来源,但是双减之下这几项收入都没有了。同时教师工资也不见涨,有了孩子以后花钱的地方真多,我们不得不搁置了要二胎的计划。
曾国藩说: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哪有空闲的光阴。
人到中年真是深深体会到了。
之前也是重重的关,就业,情关,学业,关关难过关关过。
好在刚刚失去培训网课这块的收入,老公就评上了副教授,算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