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世锦赛上的思考:“歪果仁”的武术套路还缺点啥?

伊朗国家武术队女队主教练刘雪艳在热身场与同事交流。 王婧 摄

中新网喀山10月2日电 (记者 王婧)第14届世界武术锦标赛正在俄罗斯联邦鞑靼斯坦共和国首府喀山市进行,有不少非亚裔选手在武术套路比赛中完成高难度动作令人叹服,但能站上领奖台的并不多见。有武术界人士指出,外国选手的问题主要在于“有形无神”,尚未悟到武术的内涵。

本届比赛共有来自64个国家和地区的900余名选手参赛,其中身穿武术套路服装非亚裔面孔夺人眼球。他们大多通过中国香港影星成龙(Jackie Chan)的动作电影与武术结缘,多年来保持着习练武术的热情。

外国武术选手与第14届武术世锦赛吉祥物合影。 王婧 摄

记者在热身场看到,外国选手热身时练习的动作难度、规格很高,腾空飞脚之类的动作“起如猿”“落如鹊”。身为中国国家武术套路队教练的严平表示,近些年来,外国选手进步非常大,但是“还缺点味道”。

今天的武术套路来源于明朝时期一些专门家演绎出的攻防招法,当时武术走向民间,出现了众多枪家、棍家、刀家、拳家等,形成不同武术流派。因此,武术套路本身蕴含着攻防含义。

根据武术套路的评分规则,10分的满分中难度分2分,动作规格5分,演练水平3分。在选手不失误的情况下,决定选手最终得分高低的因素主要是演练水平,看谁能够将动作的内涵表达得更好。

严平告诉中新网记者:“武术套路不是仅仅展示肢体美、肌肉美、造型美,而是需要结合武术的身法、步法变化,结合攻防意识。”他一边做出摆臂和招架的动作,一边说:“一个摆臂,一个招架,力点打在哪,这就体现攻防意识,选手练习时需要想象对打的场景。这种东西靠内在体会,不是机械地做动作。很多外国选手身体素质非常好,但是表现的完全是肢体动作。”

武术套路作为竞技体育项目虽然一度追求动作难度,在发展过程中走了些弯路,但文化内涵始终是武术套路区别于体操的关键所在。

武术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一些外国人利用业余时间习练武术,还有些人投身到武术推广中。但武术内涵的深奥,它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也成为习练者常遇到的瓶颈。即便是从小习武的中国运动员,能够在职业生涯中有所领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更何况是母语非汉语,本身就具有文化差异的外国人。

国际武术联合会执行副主席吴廷贵表示,西方运动员学习套路确实很难,仅动作内涵就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理解,如果没有好教练就更难学到精髓。相比之下,亚洲人更容易接受和学习武术套路。“我认为武术是文化载体,也是一种语言。要将武术全球化,我们还需要‘跳出盒子’审视,和其他运动项目比较,思考我们在哪里有不足。”(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关系就像两个不同的重物置于翘翘板的两端,为了获得平衡,要么就是它们调整各自的重量,要么就是调整支点的位置。总...
    郝爱琴阅读 580评论 0 1
  • 学习过今天的晨读精华,感触非常深刻。 并不仅限于重要时刻或者特定场景的对话,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微小时刻也处处体现...
    棋卟莱阅读 195评论 0 1
  • 今天下午是小朋友们最喜欢的学校社团活动的时间,那里有自己喜欢的泡泡泥、武术、篮球、足球…… 可是好好却...
    绿窗幽梦_阅读 468评论 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