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中文名
八识规矩颂
时代
唐
作者
三藏法师
别名
玄奘
《八识规矩颂》颂文
唐 三藏法师 玄奘 作
前五识颂
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八七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第六识颂
三性三量通三境,三界轮时易可知,相应心所五十一,善恶临时别配之。
性界受三恒转易,根随信等总相连,动身发语独为最,引满能招业力牵。
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第七识颂
带质有覆通情本,随缘执我量为非,八大遍行别境慧,贪痴我见慢相随。
恒审思量我相随,有情日夜镇昏迷,四惑八大相应起,六转呼为染净依。
极喜初心平等性,无功用行我恒摧,如来现起他受用,十地菩萨所被机。
第八识颂
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南怀瑾大师《宗镜录略讲》
真正的三藏
阿赖耶识具有三藏(能藏、所藏、执藏)的意义。物理世界、精神世界的功能,都从这个体里头发出来,发出来以后变成万有一切现象,万有一切现象是它的所藏。它含藏有那么大的功能。但它造成了物理世界、精神世界一切万有以后,坚执而长久存在着,就是执藏。比如这个世界几千年、几万年还是存在,当然还是在变动,看起来永远存在,这是它的执藏功能。
我们的肉体也是阿赖耶识所变现的一部分,所以说四大肉体是假的,不要管,这是小乘说法。依大乘说法,这个肉体四大也是这个心,也是心的一环,等于是物理世界。我们的心理、智慧,则是精神世界。在未死亡前,阿赖耶识还没分散前,还是这个生命,能藏、执藏、所藏都在这儿,自己会抓得牢牢的。
我们打坐,妄想不能断,阿赖耶识种子执藏的力量非常大。但是这个执持力量是空的呀!比如特技表演,把空碗转动,转得非常快时,碗掉不下来。这是运转得太快了,这个力量就变成吸力,象地心引力一样。由此可知,妄念为何断不了,身心动得太快,在那里耍特技,所以妄念断不了。
“十世古今,始终不离于当念”的这个念,就具备了能、所、执藏。《八识规矩颂》云“浩浩三藏不可穷”,三藏研究不完,自己观察自己都观察不完。“渊深七浪境为风”,阿赖耶识象深海一样,心性是深而无底的。“受薰持种根身器”,它保持过去、现在种子,善、恶、无记种子,连未来的种子也包括在内。所以有人能知过去,也能知未来。
“去后来先做主翁”,人死后身体未完全冷却以前,第八识还没完全走掉。换句话说,生命的余力没完,这时你的脑神经已死亡了,阿赖耶识还有怨恨,很难过。所以一定要等到完全冷却了再搬动。投胎进,阿赖耶识功能先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