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再大 也要回家

图片源于网络

文/文婷

春节已经进入了倒计时。不少在外的游子早已买好车票,准备返程。一张窄窄的车票承载了父母的深切期盼,对于他们来说,一生中最好的时光就是,一家人团聚在一起。

中国人大概是世界上最恋家的人。每年“春运”,五湖四海的游子都像候鸟一样迁徙。为了团圆,为了相聚,纵使千山万里,纵使困难重重。

在上大学以前,除了旅游,我基本没有离家过,十几年的时光里都是家和学校两点一线,逢年过节就去姥姥家聚一聚,5分钟的距离,电话刚打完就到了。那时候还总想着什么时候可以去外面的世界看看,结果高考完就真的去了,7年一晃而过。

大学虽然没在家乡读,但总归是一个省,也并没有很远。那时候到学校的直达车只有一趟绿皮车,真的是那种很老的、车窗还能推开的、没有空调的绿皮车。票价好像才40多块吧,用学生证再打个半价,只要20块钱。绝对是白菜价。所以只要到了假期,哪怕是元旦、清明这些小短假,我也会第一时间冲回家。

回到家自然是舒服的,但其实路程还是很辛苦的。现在高铁开通之后,家到学校的距离只有1个半小时,但当时坐的绿皮车,每次都要晃悠5个小时以上。从下午5点多到晚上11点,又是那种很硬的座位,不夸张地说,下车之后都是腰酸背痛的。这倒还不算什么,最惨的是你买了票,上不了车。因为这趟车经过的站点很多,票价又很优惠,所以每年过年的时候,整辆车都被学生们给承包了。由于人实在太多,预留的那几分钟上车时间根本不够用。那怎么办呐,钱倒是次要的,春运一票难求,不赶上这班车,可能连家都回不了。

所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开始爬窗户。里面的同学拉着,外面的同学推着,总之只要能挤上车就可以了。2010年了,还能看到一群人翻着窗户上火车,有些心酸也更多的是感动。那种心情大概就是,无论如何,不管怎样,过年我必须要赶回家。

毕业之后我来到了外省工作,离家的距离更远了。每年过年抢票成为头等大事。电脑手机同时进行,还要拉上部门里的同事、闺蜜一起帮忙。为了一张车票费劲心思。我们抢票尚且如此困难,更不要说那些不太擅长上网的外地务工人员了。这些年,见过因为没买到回家车票失声痛哭的人,见过为了从海南回到东北转4趟车的人,见过抱着尚在襁褓里的孩子坐在小板凳上的人,见过只买到站票在火车上站了整整12个小时的人,见过太多为了回家满脸疲惫,饥肠辘辘的人。

但是,不管再苦再累,只要我们与家的距离在逐渐缩短,1000公里,500公里,300公里,50公里……只要能看到父母幸福的笑脸,所有的辛苦都烟消云散。

我觉得这是一种传承,也是一种情怀。商场里循环播放的《恭喜发财》,候车大厅拥挤的人群,到家之后亲戚朋友的嘘寒问暖,春联,年货,饺子,春晚,鞭炮,以及团聚。这些都有了,才有了年味儿,一年才算完完整整地过完。

所有的感情都需要靠见面去维系,想念不如相见。世界再大,过年也要回家。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01. 凌晨时刻的虹桥火车站,依旧是一番人头攒动的景象,毕竟这是春运。有背着孩子四处张望的,有一个人拖着行李箱取火...
    文艺青年研究所阅读 208评论 0 0
  • 01 若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敢问路在何方。 阿凯劫后余生,在昏迷许久清醒过来的时候,发了这样的一句话。 不久前的...
    沐知夏阅读 689评论 0 1
  • 高考志愿是自己填的,不顾父母的劝阻,第一志愿填了一个离家千里的学校。 理由只有一个,为了自己在很多人眼里不切实际的...
    金鱼2017阅读 481评论 2 8
  • 离家的路有千万条,回家的路只有一条,也许你一年只走一次,但是却再熟悉不过,也许比不上城市的热闹繁华,但却从不寂寞。...
    英荣摆渡ly阅读 244评论 0 2
  • 最近几年,有两件事情让做技术的人价值呈现几何倍的增长: 移动互联网时代崛起。那个时候人人似乎都想做APP开发,因为...
    祝威廉阅读 3,250评论 5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