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那个叛逆的清洁工吸引住了。
简介是这样介绍他的:一个年轻的清洁工威尔。威尔在麻省理工学院当一名清洁工,他出生在平民窟,很早就没有上学,但他却异常聪明,并且在数学上有过人的天赋。
教授蓝勃在课堂上悬赏了一道数学题,所有学生都看后都面面相觑,而威尔看了之后很快就在黑板上写出了答案,教授对他青眼有加,不忍心他的天赋被埋没,想要培养威尔。
可威尔的内心有着深深的自卑,可表面看起来就像个叛逆期的小孩,通过去图书馆自学然后让那些大学生丢脸来建立自己的自信,对任何想要接近他的人都报以戒心和防备。
教授请了几个心理学家来为威尔做心理辅导,但是那些心理学家都被威尔洞悉了心理,最后觉得威尔没救了。教授不死心,请了自己的老同学桑恩来帮忙。
桑恩没有催眠威尔也没有强迫威尔,他实事求是,威尔却一直试图激怒桑恩,最后桑恩掐着威尔的脖子,两人对视的时候,桑恩突然想要好好的开解这个年轻人。
他开始给威尔讲自己以前的事,袒露自己的内心,在威尔面前他说了很多他以前丢脸好玩的事情,渐渐地威尔放下了心房,从听桑恩说话到慢慢地说一些自己的事情。
在桑恩说:“不是你的错,不是你的错,孩子,不是你的错。”威尔终于崩溃大哭起来,我看到这里,随着威尔一同流泪。
看这部电影,我有两个触发点:
1.心理防备
有过心理创伤的人,对待外界都有自己的一个度,在这个度里,他是游刃有余的。
就像威尔的爱情,他的女友提出要威尔跟她一起去其他地方时,威尔退却了,并且大骂了女友。
其实就是越过了威尔的度,他不是不能做,而是他不敢,他害怕,于是故作坚强。
就像现在很多人,宁愿缩着也不开始其实就是超过了心理的那个度,因此害怕做出改变会打破现在熟悉的环境。
2.主动疗愈
威尔其实有尝试走出来,他拥有过人的天赋,却没办法施展才华,他在酒吧力压那些大学生是在自救,在黑板上答题也是在自救。
他知道他很棒,但是他走不出来,他无法释怀过去,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以让他走出来,幸好他遇到了蓝勃教授,这个不愿意放弃他的人还有桑恩,相知的好友。
现代受过心理创伤的人不在少数,多数人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自己也不知道的创伤,这些创伤随着年纪增长,慢慢显露出来。有些人会察觉,有些人会自救,但无一例外单靠自己的力量无法让自己从这种创伤中出来,需要一些外力去帮助我们走出来。
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创伤,有些人重有些人轻,有些人察觉有些人无法察觉,如果有察觉自己的问题,那么一定要好好关注自己的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