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艺苗:诗意烂漫的学院派

小幽

01

是在图书馆里偶然看到的这本田艺苗《温柔的战曲》,首先被书名吸引,随即翻开了几页,发现言辞优美,有缓缓的古典乐从指尖流出。我无法抗拒这种几近温柔的美,当下便决定要借走它。

后来,翻开扉页,是陈村为田艺苗作的序。第一句便是“田艺苗好看”,我当时就会心一笑,并不觉得这五个字简单粗暴,反而有种北欧气质,随意简单又不失内容。心里在暗暗地猜想,田老师一定是那种早期的才华气质兼具的文艺女青年吧。

读罢这本音乐随笔集,就好像在坐在咖啡厅里,慵懒地听了一首又一首古典音乐曲,有许多初闻的音乐大师,也有许多仰慕多时的音乐人,有巴赫,武满彻,也有久石让……


02

要说有遗憾,我最大的遗憾就是作为一个音乐的外行人。或许,我只是在“读”音乐,毋庸置疑田老师还是个感性的文字高手,她擅长将串串音符,幻化成帧帧画面,且毫无违和感。

在享受这种音乐美的同时,关于更多音乐上的共鸣,由于我的音乐资质尚浅,而不能深入到极致去体味。

可收获也足够多了。

田艺苗老师本人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了我。你看,那些浅描淡写的阅历,那些对音乐的独特审美,还有那恬淡诗意的生活态度。

她写道:“最美的曲调,总是来自忘情一瞬,也许音乐只是一份感情的事业。”

她还说:“爱情抽象得千载难逢,音乐倒比钻戒可信可靠地多,从小为它挨打,如今勉强靠它谋生,也偶尔借它抒情,”

这些文字第一眼看过去就觉得美,再细细琢磨,又有它独特的味道。不是对音乐有一种偏执的喜爱,就不会有那么独到的体味。读一本书,品一个人,田艺苗有时是那杯浓郁的咖啡,有时是那杯清淡的小酒,更多的时候,像她听的古典音乐。

有一句话说,你亲近它,某一天会长得越来越像它。说的大抵如此。


03

田老师还在这本书中穿插了了一些自己的经历,而这些要让我这个音乐外行人更有共鸣。她自嘲自己是个十足的学院派,成为不了热爱摇滚的野姑娘。

我想起了处于大三风口浪尖上的自己。

我不知道未来是考研求学,成为一名学院派,还是勇敢面对江湖风雨,做一个在设计之路上漂浮成长的野姑娘。

即便是读罢全书,我还是无法确定我的答案。可是,却对我的人生之路多了一些参考,就像她写的格里莫——

“写《野变奏》这本书的时候,格里莫大约二十五六岁,回想起来那个年纪的我,正每天坐在学院的图书馆里面壁,啃着饼干和考研模拟试题300例。那个十年好像都是在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度过,这些坚定明确的目标,粗暴地阅读了我们的青春,血性与少女情怀,就这么傻楞楞地直线长大了。

“眼看着青春将逝,才开始疑惑所得的一切是否如当初所愿。当然这一切都由性格与价值观决定。如果青春再来一遍,我也肯定仍然是那个待在图书馆的女孩,而不会闯荡江湖,游走撒哈拉。”

清醒地认识自己与别人,也是一种智慧吧。所以田老师尽管一直很羡慕那种浪掷的,激荡的,风生水起的,鲜艳如血的青春。可是她也清楚——

“格里莫,三毛,齐豫,还有安妮宝贝的小说《莲花》中的内河,她们不属于日常范畴,只为艺术而生,她们是天使,是女巫,是风,难以琢磨,不可方物,她们就是《春之祭》中被选中的那个跳舞跳到死的女子。”

清醒,自知,方不失了自己。


04

特别欣赏田艺苗这样的学院派,尽管生活里少了热情似火的摇滚元素,可却多了一份细水长流的精致美好。 我也同样明白这份恬淡与安稳不可多求,你需要经得住岁月悠悠,白云苍狗。

就像她自己说的“当年,身边的朋友们组乐队的时候,我一个人呆坐在图书馆,啃着厚厚的考研模拟复习题,循序渐进地从硕士念到博士,然后留校任教音乐理论课,顺利成章的变成了标准的学院派。”

我明白了,野姑娘也好,学院派也罢,没有所谓的好坏之分。你要选择最适合你的那一种生活,然后坚定不移的走到终点。

万万不可在学院派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时候,又被“野姑娘”吸引到了撒哈拉的边境,扭着拙劣的音乐节拍,然后在享受自我与失去自我之间徘徊不定。

有幸拜此佳作,有幸认识田老师。

还是想感慨一句:田艺苗真好看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篇 萌新的全栈之旅 前言 首先要记录的是登录模块 koa2环境搭建 图省事可以直接使用koa-generator...
    芝士君阅读 4,183评论 0 7
  • 小学的时候,一个要好的哥们从原来的年级前三的好成绩,掉到了班级十几,很多老师都找他谈话,一个个很是为之扼腕。 后来...
    简归尘阅读 2,540评论 0 1
  • 感谢我的父母养育之恩,感谢在你们对我的所有付出。 回想我们这些八十年代末出生在农村的小伙伴,从小都是在“好好学习,...
    刘冰杰阅读 1,3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