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办公木桌被放置在书房的角落,平稳又坚实的桌面上零碎的放着许多物品。我简单的整理了一下,打开橡胶台灯。在温暖的灯下砌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听着窗外的雨声,揉了揉脸准备开始我人生中第一次主动的写作。
我啊,从小就爱学习和了解身边的各种事物与技能,纯粹只是出于爱好与本能。随着年龄的增长,需要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渐渐的发现自己并不能完全随喜好去学习了。慢慢的体会到了生存与责任所带来的压力。这份压力是我十分的焦虑与不安。我从不质疑自己的任何能力。我永远相信只要我想并愿意为之付出的话。我可以做到任何事情。但问题恰恰在于此,我喜欢的太多,热爱着生活,唯独厌恶被迫谋生,我不愿为了谋生而舍弃我所爱的舞蹈,读书,健身,练字以及未来可能遇到的种种有趣的事,但长时间固定的无意义劳动仿佛在一点一点的摧毁我对生活的热爱。难得有些空闲时间,只想要放肆的去玩去休息。
这种矛盾的对立令我处于长期的恐慌与不安之中,直至近些年我才逐渐明确我所追求的不是具体的什么事,而是自由二字。我想要生命中的每一步都走的有意义,能留下些我来过的痕迹。
我发现了一个新鲜的名词叫做自由职业者,真是个听着都觉得幸福的名字,于是我便开始了解与学习自由职业者的相关内容。我发现并了解了多种多样的自由职业者,我尝试并学习了会计,金融理财,做生意,发现都还不错,足以谋生。但都没有给我幸福的感觉,做这些确实是可以生存,但我找不到其中自己的价值。肯定有,但我找不到。
兜兜转转又想起了写作一事,曾重点考虑过写作,然而应试教育之苦促使我自然一掠而过,在尝试各种职业后。突然有些感想,作家这种职业一个就可以完成,不需要交际与应酬,而且还有成就感,可以让更多的人去认识我,了解我,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吗?至于收入,行行出状元,我想不用去了解这一行到底挣不挣钱,只需要去努力做到最好,想必谋生问题应该不大,大富大贵这种事情相对与对自己职业的认同来说,我觉得真是无足轻重。
在知乎上也看到一个回答令我印象深刻:
作家这种职业是高度分工的社会里少数的靠一个人就能完成,有成就感有自由度,甚至能创造奇迹的工作,这种成就感是其他工作都无法给我的,除了作家画家主播我们更多的人的工作,只是某个宏伟蓝图的一个边角料,细微到看不到自己工作对整个蓝图的意义。我们随时可以被取代我们的工作,被切割得太细,以至于很难说服自己,这一切付出都有意义。
所以毅然决然的决定,努力去做一个有价值的作家。我从小就任性想一出是一出,但我想做的事情只要真心喜欢,从来没有放弃过的。今年23岁的我从未有过写作的经验,功底差到我连功底到底是指哪些能力都不知道,无所谓了,想干嘛就干嘛,这本来就是我向往的,青春应该有的样子。怕什么我还年轻,所有的东西我都会去努力的学习,从基础开始一点一点的来。既然决定要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未来到底会是怎样呢?真期待啊。
如果将来孩子能自豪的给朋友说,我的爸爸会写作,那该有多酷啊。
现在当然不行,自己写的东西自己都不愿意读。
就让简书记录我的成长吧,我叫赵上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请大家多多指教,希望有朝一日可以成为你们的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