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

                第10课时      人工天河红旗渠

        太行山东麓,一条流动的“天河”盘在山腰,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奇迹”的红旗渠。

        站在渠埂上,抬头是陡立千仞的悬崖,俯首是深达百米的峡谷。渠水悬在半空,静静流淌。

        20世纪60年代,为结束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的历史,10万英雄儿女在万仞壁立、千峰如削的太行山上建成了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锻造了红旗渠精神。

        为了修好这条干渠渠长70.6公里的引水工程,当年共削了1250座山头,架了151座渡槽,凿了211个隧洞,修建各类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1818万立方米。

        如果把这些土石筑成高2米、宽3米的墙,可以把广州和哈尔滨连接起来……

        如此浩大的工程,即便放到现在也绝非一件简单的事。更何况,回望1960年,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林县刚刚遭遇一场大旱。

        别说修渠,连老百姓吃饭都成问题。只是,林县苦水太久了。

        1960年2月,杨贵领导下的林县县委决定从漳河引水,彻底改变当地靠天吃饭的状况,举世瞩目的“引漳入林”工程拉开序幕。

        为了修建红旗渠,林县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修渠的10年时间里,共有30万人参与其中,总投工3740.2万个,先后有81位干部和群众献出宝贵的生命,其中年龄最大的60岁,最小的只有17岁。就连27岁的总设计师吴祖太,也被巨石砸死在正在开凿的隧道中。

        更多默默无闻的修渠人,吃的是粗粮的饼子,住的是简陋的窝棚,拿着最原始的工具,日复一日在死神的眼皮底下工作。

        如今,望着红旗渠,我们不会忘记,曾经有这么一大群人,为了子孙后代的美好生活,不惜用汗水、鲜血和生命,在巍巍太行山上谱写了一曲伟大的诗篇……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借单位集体学习的“东风”,我首次见到了“人工天河”红旗渠—这个自从小学语文课文中得知一直在脑海中萦绕的世界第...
    汴洛小伙阅读 3,229评论 0 1
  • 这个暑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去参观了红旗渠。 很早的时候我就听说,新中国有两大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就是河南林...
    重剑无锋a阅读 1,267评论 0 0
  • 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刚刚开过,这次会议是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上讲话精神的落实会,是传达省...
    银河谜米阅读 4,119评论 0 0
  • 夜莺2517阅读 127,791评论 1 9
  • 我是黑夜里大雨纷飞的人啊 1 “又到一年六月,有人笑有人哭,有人欢乐有人忧愁,有人惊喜有人失落,有的觉得收获满满有...
    陌忘宇阅读 12,721评论 2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