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神话重构与人性觉醒的盛宴

——《哪吒2:魔童闹海》观后感

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上映时,便曾十分地火爆,一场让人耳目一新的视觉盛宴,不仅颠覆了人们的传统认知,而且也创造了国产动画新的票房记录,至今仍让人津津乐道。

当年,我是在儿子的极力推荐下,才走进影院的。原以为这只不过是一部小孩子们喜爱的动画电影,没想到电影的编导饺子,却以他独特的理念和手法,彻底颠覆了人们在中国神话《哪吒闹海》里对哪吒的固定认知。整场电影,孩子看的热血沸腾,中老年父母看的泪水涟涟。因为他所塑造的哪吒,不只是性格叛逆,内心柔软,不向命运妥协的主角,而且在他的身上还有我们每一个人自己的影子。

今年的春节档,《哪吒2:魔童闹海》,再次震撼来袭,掀起了一场更加猛烈的风暴,仅仅数日,其票房便突破了90亿,最终极有可能突破百亿大关,而遥遥领先地居于中国电影的票房之最。难能可贵的是这部动画,不仅在中国市场一片火爆叫好,而且在北美也表现的极为出色,预售火爆而一票难求……

从《哪吒1:哪吒之魔童降世》走来,《哪吒2:魔童闹海》中的哪吒,已经震撼地完成了从魔童到英雄的蜕变。应该说,《哪吒2:魔童闹海》,是以它颠覆性的暗黑美学与深刻的教育寓言,重新定义了国产动画的叙事高度。在这第二部的影片中,哪吒已经从“魔丸”转世的宿命中挣脱出来,并通过其父母李靖夫妇无条件的爱与引导,完成了从暴戾到觉醒的蜕变。这一过程,不仅是一场视觉的奇观(如龙宫废墟的岩浆炼狱、机械与生物结合的龙王机甲设计等),而且更是一次对传统神话的重构。最令人震撼的是电影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李靖夫妇从不贴标签、不强制矫正的育儿方式,与现代社会对“问题儿童”的偏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哪吒最终喊出了“去他个鸟命”,不仅是他对天命的不屈抗争,更是他对个体价值的终极宣言。这种从被定义者到自我定义者的转变,让观众在热血沸腾中感受到教育的真谛不是抹杀个性,而是引导其向善。

让我们感到震撼与深思的还有哪吒在这部影片中的一句句振聋发聩的呐喊:

“若天地不容,我便扭转乾坤!”

“我命由我不由天!”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翻过去,你便是英雄!”

“既然他们想要我们的命,那我们就用这条命跟他们拼了!”

……

这一声声兼具哲思与热血的呐喊,既是哪吒对宿命的反抗,也是影片对主题的升华。直击灵魂,而成为影片精神内核的凝练表达。

《哪吒2》的成功,不仅在于它那不俗的商业数据,更在于它对全球电影市场的冲击与影响,而成为中国动画的“破圈”里程碑,从而有力地证明了中国动画,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从而构成了文化输出的新范式,与《黑神话:悟空》的暗黑美学共鸣,将“反叛精神”注入传统神话,为全球观众提供了理解中国文化的全新视角。  

另外,《哪吒2》还促使我们多方面的进一步地反思。因为它不仅是一部动画电影,更是一场关于人性觉醒的文化实验。它用震撼的视听语言与深邃的哲学思考,完成了从“娱乐产品”到“时代镜像”的跃迁。当哪吒撕碎枷锁、当敖丙挣脱了龙族的宿命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神话英雄的诞生,更是每一个普通人在对抗偏见与宿命时的缩影。正如导演饺子所言:“最好的教育,是让孩子在爱与信任中找到勇气。”而这部电影本身,正是中国动画工业在信任与突破中,向这个世界交出的一份勇气宣言。              

                                                                                                                               2025年2月11日写于观影之后

                                   (注:当我今天早上发这篇小文时,《哪吒2:魔童闹海》的全球票房已经达到了127亿,位居全球票房第8,                                        而且仍在强劲地向前飙升,向前冲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