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下)
创办于1996年的H中学,位于距离宋家庄约四十多公里的胡家坪村边上,一溜的平房构建成了学生教室,宿舍和食堂。
碰巧的是宋南极的姑姑正好在五六年前就嫁到了胡家坪一家姓薛的中医家里。所以临考试前两天,宋一民几个家长骑着摩托车提前把宋南极他们送到了胡家坪。一是为了提前考察一下学校,熟悉下考场;二是为了第二天考试的时候能不至于离家太远而早起影响考试。
宋燕飞和宋晓勇俩人一起住在宋燕飞舅舅家,宋南极则跟着妈妈一起在姑姑家住。吃过早饭之后,心情激动的三个妈妈就带着自己的儿子前去学校进行第一次实地考察了。
学校离胡家坪也就是十分钟的脚程,仨妈边走边聊,仨孩儿边聊边玩。
胡家坪地处山区,附近开矿的不少,时不时还有抢矿的恶劣事件发生。但是胡家坪这个村子还好,村北边一条缓缓东流的小河偶尔带给人们一些铁屑,而村东西南群山上石头下边的一些蝎子就让这里的人们满足了。
从南边走过去是暂时关闭的学校南门,还要从绕过西边的操场才能到达北大门,也就是H中学的正门。
刚刚拐过西墙墙角,赵慧兰他们就被眼前的情形震惊了。
其实最早之前他们已经宋燕飞的母亲说过了,说是每到招生季来自全县各地的家长们都会争先恐后的要送礼进去。校长赵黑蛋也由原来的默默无闻变成了一举成名,一到临招生的时候就坐着小汽车到处躲来躲去,家都不敢回,因为想走后门的太多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次他们才真正见识了嘛叫大场面。
一群群乌压压的人将大门口方圆百米,外加正大门那条路堵了个严严实实,水泄不通。现场是人头接人头,大手牵小手。一辆辆的车,汽车挨汽车,摩托连摩托,自行车接自行车,当真是比菜市场还喧嚣,比赶集还热闹。
“好家伙,这人,比赶集还挤呢。”赵慧兰笑着说。
“那还用说吗,每年到这个时候你们看吧,都是过来找校长的。”宋燕飞的母亲说。
“找校长?找校长干啥啊?”宋晓勇的母亲问。
“走后门呗。”宋燕飞的母亲面带得色,“你得知道,这可是咱们全县的重点私立学校,哪个小学的学生不想进来啊!尖子生们靠本事考进来。不是尖子生那就得走后门,谁能找着校长走好关系谁就能进来。一到这时候他姥爷就到处找地方躲着你们知道不,就是因为走后门的人太多了,呵呵。”
“那这么多开着小汽车的人都是过来走后门的吗?”赵慧兰问。
“那可不?不光是这开小汽车的,骑摩托的,骑自行车的,但凡有点门道路子都是想尽办法往里头挤。”
“那都去走后门,咱们还过来考啥啊?考上了说不定也得叫别人给挤了。”宋晓勇的母亲有点担心。
“这个你们甭担心,我早跟燕飞他姥爷说了,只要咱们凭真本事考上了,肯定没人能挤了咱们。”宋燕飞的母亲很有信心地说。
“哎,你有这门关系,那咱们直接和他姥爷说说不就行了吗,还考什么试呢,呵呵。”宋晓勇的母亲半开玩笑。
宋燕飞的母亲说:“那怎么行呢?人家这个校可是县重点,才办了一年,人家看重的是成绩。你要是学习不行,光靠走后门,那就算是进去了到时候中考考不好,那不得给人家全校拖后腿,败坏学校的名声吗。人家校长又不傻,要不说为啥每年到这个招生的时候就东躲西藏,不叫别人找着他呢。那就是不想叫别人走这个后门,要不然到时候全招一些学习不好的半吊子,那岂不是把自家学校的名声就给毁了吗。”
“你说的在理,要是走后门走多了,到时候学生们成绩上不去,人家谁还来你这儿上初中呢,对不对?”赵慧兰说,“人家校长肯定也不傻,这钻过头子不顾屁股的事人家可不干。”
“那怎么还有这么多人抢着走后门呢?”宋晓勇的母亲疑惑地问。
“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呵呵。”宋燕飞的母亲笑嘻嘻地说。
多年以后,已经而立之年的宋南极看着《孩奴》《虎妈猫爸》里边各个家长为了孩子奔走相告,不惜出卖尊严也要为孩子争取一个好学校的时候,突然明白原来这个传统从自己那个时候就已经开始要蔚然成风了。
考试那一天,同样艳阳高照,上千个来自全县各地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就着一个板凳,受着太阳暴晒,蹲在操场上经历着一场无形的晋级大比拼。
操场外边,无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隔着大门翘首等待。
操场再外边,那些卖汽水,买雪糕的乐呵呵的招呼的络绎不绝的客人,享受着一年当中难得的几天财源滚滚运。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宋南极这次没有提前交卷,直到铃声响起才眯着眼睛站起来,伸伸微微麻木的腿脚,走向等候在外边的母亲赵慧兰。
宋燕飞和宋晓勇也随后跟了过来。
“南极,试卷答的怎么样啊?都做完了没有?”赵慧兰有点紧张地问。
“嗯,都答完了,觉着还差不多。”宋南极实话实说。
另外两位母亲当然也是同样的问题。
得到的答案也差不多。
“那你和燕飞晓勇他们就现在你姑姑家先住两天吧,等考试成绩出来那天俺们再来接你们回去。”赵慧兰说,“一会吃了饭俺们就先坐车回去了,家里还有活儿要干呢。”
“孩子们也都考试完了,咱们就先回去吧,这天气是在是忒热了。”宋燕飞肥头大耳的母亲擦着满头大汗说。
“先等一下再走,孩子们这考试都累坏了,我去他们买俩冰糕。你说这学校也真是,考试还得在日头底下考,孩子们都快烤干了。”宋晓勇的母亲说着就跑到旁边一个卖雪糕的老头那买了三个三毛钱的雪糕分给三个孩子。
头顶烈日两个小时的三个小孩舔着冰凉甜美的雪糕,心里边早就把刚刚人生第一次上战场似得考试抛到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