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少老,得失,开心面对

时间真的是条洪流。没有分裂,但是一草一木有的变了,有的没变。

年少时候眼里的世界,一水一土的水泥都是那么高大宏伟,简单的房间,家徒四壁,简陋的设施,砖瓦铸造的简易桌子达到手正常使用的高度,木材工艺的制造有了简单的大箱子当作桌子摆放便易的吃喝洗漱东西。

那时候眼里的世界简单,天空很晴朗。人与人之间只有劳动洗漱玩闹,除了快乐无限,打发闲暇的每一分每一秒,那时候,一定没有手机,最大的娱乐是跑去隔壁小孩家蹭电视一起吃饭,经常玩的朋友就是一个年纪上下的小孩子,蚂蚁成为娱乐,石头成为了娱乐,小孩子成为了娱乐,上山背东西成了娱乐,玻璃珠子成了娱乐,蹦蹦跳跳的变幻刺激感成为了娱乐。那是二十年以前左右,2000年前后的日子。

二十多年过去了……

二十一世纪的年代,祖国在努力的脱贫,脱贫最大的优势就是,以前人们劳动种植来生活,现在人们开始给别人打工来生活。以前人们一年上下一大家子没有纸票上不过4000元,现在的人们一大家子一个月一个人就可以2000元上下。手机也从外复制、更新、换代到现在的智能手机,人手一台,这些都是为了城市上班工作的便捷而流传,但却从来不是生活。

农村的人,不需要花什么大钱。靠着黄土世代生长,或者给隔壁有钱人家干干活修修桌子,卖个自己木头制造的大床而得到一些钱。可是日渐长大的孩子,需要九年义务教育,教育的确不要钱,可是教育的地点来去付出的往往都离不开钱的助力。

农村住在山远地方,安静舒适,靠山吃山,而义务教育往往设置在人多的地方,人多的地方才有城市才有人愿意来教书育人。可是无数的人住在深山里呀!

于是秉承着好好学习将来有出息的思想,无数家庭艰难前行,稍微有点资源人脉的家庭开始了租房生活只是为了孩子可以义务教育方便,更有的家人一边租房给孩子教育一边远出打工赚钱抚养孩子,照顾孩子的任务不得不落到家里老人身上。

那些孩子,一出身就为了就学而收入支出,剩余为零。而有的孩子一出生就是在城市,在学校旁,从小长大的房子一砖一瓦是自己修的一辈子都是直到不行到了保质期重修或者拆迁。那些孩子省去了入和出,一直积蓄,慢慢就是有名有钱有威望的人家。孩子自然也不会差太多,但也许会很缺少不同地域的生存感受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