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北京人艺看了一部话剧《哗变》,感触很多,除了话剧本身、演员本身,还有对票价也有一番感触。
《哗变》作为经典话剧作品,里面蕴含的思考是很丰富的,有对于职业的思考,有对于国家的思考,有对于人性的思考,层次很丰富;演员的表演也无可挑剔,冯远征、吴刚等人的表演,浑然天成,就是舞台上的配角,也都有着精彩的表现。那么对于票价的感触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最初买的是后排的票,票价为180元,中场休息的时候,第一排有几个空余的位子,不知道是没卖出去的还是别人没来,总之是有空座,我就从后排挪到了前排,心里也忐忑,也想着,万一待会儿有人来了,大不了我再回到我原来的座位去。下半场演出开始了,我发现,坐在后排和坐在第一排,看到的仿佛不是同一个作品,因为坐在第一排的时候,有很多细节的东西,是坐在后排不能观察到的。
举两个例子,舞台上的“书记员”台词不多,基本上都是背对观众,但是当我坐到第一排的时候,我发现,这个不起眼的“小角色”依然是那样的兢兢业业在表演。他的任务就是记录法庭发生的事情,记录每个人说的话,所以当别的演员在说话的时候,他的手指就在不停地“打字”,别人一停下说话,他的手指也就停下了运动,我观察了好几次,没有一次出错。陪审的法官,几乎也没什么台词,但是他们的眼神,他们的表情,随着舞台上别的演员的表演,都有着很精准的表现。这些细致入微的东西,我坐在后排的时候,是观察不到的。180元与680元票价的差别,除了距离的远近,还有看演出时得到的信息。
看冯远征、吴刚这些大腕的表演,节奏感极佳,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没有一个多余的表情,他们完全是剧中的人在说话,在做事!平日里总说老戏骨如何如何,看着人艺的这些演员,无论是大腕还是小角色,都是如此的敬业,心里对他们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把自己本职工作做到极致,一丝一毫都不肯糊弄,这样的一种精神,超越了匠人,是真正的艺术家。
当这个时代颜值当道的时候,人艺的演员,坚守在舞台上,用自己精湛的演出,带给观众无穷的艺术感染力,这样一种精神是令人敬佩的,也是令人感动的。
剧场里的座位肯定有前有后,票价的设置也肯定有高有低,但是的的确确不同的票价看到的内容是不完全一样的,如果用金钱来衡量,一分钱一分货,也是十分公平合理的。只不过,有些东西能用钱来衡量,有些东西是不能用钱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