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现在,身边都会经过无数的人。有些人犹如形同陌路,只是擦肩而过;有些人短暂停留,或许留给你美好的回忆,却不能永远;有些人相遇便相知,或许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朋友”吧!
朋友的定义到底是什么?
我也很好奇对“朋友”的定义具体是怎么阐述的,所以在百度里看到了这样的定义
朋友(友情)是指在特定条件下由双方都认可的认知模式联系在一起的不分年龄、性别、地域、种族、社会角色和宗教信仰的相互尊重、相互分享美好事物、可以在对方需要的时候自觉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的人及其持久的关系,其最高境界是知己。
简单点说“朋友”就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在一起的时候有聊不完的话题,相处起来比较舒服。即使不在一起,一通电话,一条微信,或者一个表情符号,也能读懂对方,即使再忙,也会抽出一分钟说一句关心的话,鼓励的话,安慰的话!空余时间可以约在一起一边喝咖啡,一边聊天。即使许久未见,见面也不会有距离感。也许这就是“朋友”的定义吧!
从古到今,有很多让人们赞美敬佩的朋友情!马克思与恩格斯这两位革命巨人之间的友谊,它是世界上的任何友谊都没法比的。马克思对恩格斯的才能十分敬佩,说自己总是踏着恩格斯的脚印走。而恩格斯总是认为马克思的才能要超过自己,在他们的共同事业中,马克思是第一提琴手而自己(恩格斯)是第二提琴手。《资本论》这部经典著作的写作及出版,就是他们伟大友谊的结晶!
每次看到关于朋友的故事,总是很感慨,想找到一位趣同道合,互相欣赏,互相鼓励,互相关心的朋友,谈何容易!身边的人总是来来往往,停停留留。交一个朋友不难,但是维护一段友谊没有想象的容易!
维护一段友谊,不仅需要宽容之心和真诚相待,还需要我们做到这些:
1.倾听朋友的诉说
作为朋友,你要学会倾听。当你的朋友遇到挫折、碰上烦恼,他便要找一个发泄情感的对象,而你作为朋友,能够真诚、耐心地倾听对方的诉说,就是为朋友开了一个情感的发泄口。朋友在向你诉说的过程中,你不仅耐心地倾听,而且时不时地插上一两句富有情感的安慰话,亦或为朋友出出点子想想法子,朋友的情感就会因此而步出沼泽,他会觉得有你这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依靠,朋友的情感会更加深,友谊更会与日俱增。
2.求人情要适可而止,人们交朋友,自然离不开人情往来。
然而,人还必须不可多求。你求人一次,人家帮了你,倘若你不太知趣,一而再、再而三,得寸进尺,那么,朋友对你这样的人便会生厌、生怨,如此,朋友之间的关系就难以为继了。还有的人不考虑对方的承受能力,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搞友情强制,这也是使朋友反感的行为。
3.交际往来要有“度”
中国有句极富哲理的话叫“物极必反”。生活中,任何过头的东西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朋友之间的交际也是如此,过往甚密,反容易出现裂痕,而把握适中的度,才能使朋友间的友谊成为永恒。这是因为,每个人无论在文化、道德、性格、处世态度、做事潜能,及至家庭情况等方面都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的大小,有时会与朋友间的交际频率成正比,即交际越频繁、越过密,拉得也就越大,朋友间的交往,无论是相处的时间次数、距离等等,都要保持逢到分离,才能达到“意犹未尽、情犹未了”的意境,才会因朋友的到来而欣喜,因朋友的离去而思念。
4. 不要将朋友理想化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尽管朋友跟你气质相仿、兴趣相近、性恪相投、可朋友毕竟是个活生生的人,跟你总会有些不同之处,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总会有自己不愿人知的秘密。所以,跟朋友交际,不要过于将朋友理想化,不可把朋友的一切言行都以“我”为参照物。
5.给朋友留有自由的空间
人们跟朋友交际是为了友谊,可朋友除你之外还可能另有交际圈。因此,你首先要允许朋友跟与你意见不合的人交际。当你发现朋友另外所交的人正是跟你曾有磨擦的人时,你应该宽宏,倘若你对此眼里容不得沙子,去责怪朋友,那么,朋友将左右为难。其次,不可将朋友的交际半径仅仅局限在你的空间里。如果你不管别人乐意不乐意,客观上允许不允许,都把朋友“缚”在你的身边,只能适得其反。你即使“缚”住了朋友的身,却“缚”不住朋友的心,朋友多半会由此怨而生恨,离你而去。
这些都是我自身总结出来该注意的地方,这些大道理我们都知道,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很难做到,但为了维护一段友谊,我们当然要时刻提醒自己去做到,也理所当然要去做,因为只有做到这些,所谓的朋友之花才会结出果实,不是吗?
最后有些话想对陪在我身边的朋友说:谢谢你成为我的朋友!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