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有期限

昨天去听了一个有关巴黎圣母院的讲座。巴黎圣母院,无论是小说还是教堂都如雷贯耳。

今年四月份,巴黎圣母院遭遇了史无前例的一场大火,这个举世闻名的古迹遭到致命的毁坏。

在讲座中贺秋帆老师说:“任何事物,在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存在的期限,最后都会归入尘土。”因此,贺老师引用圣经中的话:尘归尘,土归土来形容巴黎圣母院。

这让我想起我国的圆明园,也是一场大火就把它烧成灰烬。讲座中贺老师也提到了火烧圆明园的事,认为巴黎圣母院烧毁时,我国网友情绪太激动了,很多人认为是因果报应。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以前就查阅过资料,找到了清朝名臣曾国藩的幕僚王闿运的诗作,当年王闿运就住在圆明园的附近,他在诗作中还原了当时圆明园的情景,历史的真相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样。烧圆明园的竟然是我们的同胞……

古人云:兼听则明 偏信则暗。任何的事,真的不能被别人的情绪和观点带着走,还是需要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对于历史而言,我们不是亲历者,只能先暂时相信书上的。

贺老师是《看电影》的专栏作家,看过不计其数的电影,他特别抠细节,在细节处见功夫。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个讲座中,贺老师详细介绍了雨果创造巴黎圣母院这部小说的背景。在19世纪时,巴黎圣母院在法国大革命中也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因为这部小说带来的巨大影响力,世人都关注它,给当时的法国统治者带来了压力,经过20多年的修复,巴黎圣母院重新对游人开放。

图片发自简书App

没想到100多年后,巴黎圣母院遭遇毁灭式的大火,法国普通民众跪地祈祷,脸上一片哀伤和无奈。

即使修复后,巴黎圣母院也不是从前的了。我们只能从以前的电影中目睹巴黎圣母院的风采了。

贺老师从不同的电影和著作中解读巴黎圣母院的结局,最终归入尘土。也许这个是不同古迹的最终归宿吧!在世界上完成了它的使命后,以不同的方式告别世界。人有无常,古迹也有。

我们都说永垂不朽,也许只有精神和一些著作能永存,其他的事物都有一定的期限,我们不知它们什么时候会消失,唯有还存在时,珍惜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草”之下,“地”之上,蕴含多多,舍得下“力”,即谓勤也。 人勤春早。天道酬勤。说的是天不等人,时间不等人,得动弹...
    三峡孬张阅读 457评论 1 13
  • >>智者把放下当前进,愚者把放下当绝望,放下的高度,就是快乐的程度。 >>一个人快乐的前提不是他有能力改变世界,而...
    通学阅读 227评论 0 0
  • 我非常喜欢曹文轩的作品,也读了不少他的作品。他的以少年为题材的小说,尽管书中记录了无数生活中的苦难,但是生...
    寒梅香如故阅读 406评论 0 0
  • 盼星星,盼月亮,历经无数次失望的各部门小姑娘们终于盼来一男神。男神就是刚进广告部的张晓天,国外知名大学研究生毕业,...
    卜哒灵阅读 1,908评论 0 1
  • 童梦泽进入大班之后,我们关于挑选小学以及为小学做准备的话题不由自主的多了起来。在正式的阅读相关的书籍学习如何做一个...
    WEI_曹蕾阅读 581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