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一个风雨交加的年代,各地才子露出尖尖角,笔杆是他们的武器,爱国是他们的信仰,复兴是他们的使命。在他们背后,总有一人与之相濡以沫,给予最大的支持和包容。
钱钟书与杨绛
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钱钟书
从今往后,咱们只有死别,没有生离。——杨绛
网上有一句话:世界上最好的爱情,就是我叫杨绛,你叫钱钟书。
钱钟书和杨绛的爱情被认为是民国最令人向往的爱情。
才子与佳人相遇清华,一见钟情,从此便开始了长达60多年相濡以沫的爱旅。
好的爱情会让人不断成长。1942年,杨绛创造了话剧《称心如意》。话剧上演后,好评如潮,杨绛也为更多人所知。
此时,清华一大才子钱钟书便按捺不住了,对杨绛说:“我想写一部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不仅口头和精神上鼓励,而且用行动支持。杨绛让他减少授课时间,专心在家写作,为了节省家中的开支,辞退佣人,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
两年后,一部在长篇小说《围城》问世,钱钟书在序中说:“这本书整整写了两年。两年里忧世伤生,屡想中止。由于杨绛女士不断的督促,替我挡了许多事,省出时间来,得以锱铢积累地写完。照例这本书该献给她。”
钱钟书用一句话概括了和杨绛的爱情:“绝无仅有结合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沈从文与张兆和
我走过许多地方的路 ,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沈从文家书》
沈从文和张兆和相识与上海公学。沈从文在上海公学教书,初识学生张兆和,便被其深深地吸引住。
从小就不善言辞的沈从文,把心中的爱慕之情化成白纸黑字,送给张兆和。一开始,张兆和采取不理睬不回复的态度,后来收到的情书越来越多,不知如何是好。于是,便拿着情书找校长胡适,结果胡适不但没有反对,反而劝说张兆和接受沈从文。最后,沈从文如愿抱得美人归。
这一段霸道的爱情,在最朴实的心外裹着糖衣炮弹,只为最爱的你。
鲁迅与许广平。
十年携手共艰危,以沫相濡亦可哀.聊借画图怡倦眼,此中甘苦两心知。——鲁迅
爱情的滋生,是漠漠混混、不知不觉的。—许广平
鲁迅和许广平也是一段师生恋,在外人看来,他们之间有许多“不配”,但真爱并不会因为别人的看法而有所改变。
年龄的差距,现实的原因,使许广平不得不忍受同居但没有名分的生活。许广平是一个思想前卫的女孩,对待自己的人生,果决又潇洒。家里安排的相亲,只要自己不喜欢,宁死不屈。众人非议的爱情,只要自己喜欢,心甘情愿。
鲁迅最后被张广平折服了,陪伴她十年便带着对她的爱离开了人间。
胡适和江冬秀
醉过才知酒浓,爱过才知轻重。--胡适
张爱玲曾这样评价胡适与江冬秀的爱情:他们是旧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胡适13岁时便受家里安排,和江冬秀订婚。对于一个新派人物来说,接受旧事婚姻,心里极为不满,但又不能伤母亲的心。于是,订婚后孤身一人赴美留学,直到27岁才回来。胡适在婚后相识曹诚英,一度想离婚,但敌不过江冬秀以死相逼,最终还是决定回归婚姻。
江冬秀才识虽不如林徽因、陆小曼等才女,但在婚后跟着胡适认真学字。当胡适外出时,还能提前笔,述说自己的思念,虽然只言片语,信中的柔情却捕获胡适的心。她曾在他病时写信问候,胡适感慨道:“病中得他书,不满八行纸;全无要紧话,颇使我欢喜。”
原以为我不会喜欢你,结果发现,和你在一起柴米油盐的日子,是我一直的向往。
林徽因与梁思成
婚前,梁思成问林徽因:“有一句话,我只问这一次,以后都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
林徽因答:“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准备好听我了吗?”
林微音感情中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建筑大师梁思成,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林微因最终选择梁思成,一是因为家里人安排,二是因为和梁思成在建筑方面情投意合。婚后,他们俩致力于他们热爱的建筑事业,让中国古代建筑开始走向世界,为世人所知。婚姻中,女人可以在男人背后默默支持,也可以与男人并肩作战。
林梁思成和林微因被誉为“梁上君子”和“林下美人”,后人称之绝配,绝配。
他们的爱情故事,带着时代的印记,有着各自的独特,即使经过岁月的洗礼,仍不被人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