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野上的大师》复盘

读完这本书,特别震撼,特别荡气回肠!每天都会有很多复杂的感受:有惊叹,自豪,有佩服,敬仰,致敬,有惋惜,悲愤,沉重!

读完这本书,带给我太多太多的故事了!让我对我们国家的考古历史增加了好多认识!不仅让我认识了以前完全陌生的袁复礼,丁文江,贾兰坡,赵元任等这些考古界先驱们的名字,也对像梁启超,林徽因,王国维这些稍微听说过名字的人有了更形象生动的认识。

读完这本书,可以再越读越厚!可以去读一个人,可以去读一个年代,还可以去读一个地方,再去读一些考古研究所,太多太多值得去拓展的知识了!

今天对书里的一些人物进行了简单梳理:

1.袁复礼:提出了“仰韶文化”的概念,确认它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2.贾兰坡:对周口店遗址的发掘贡献突出。

3.丁文江:中国地质学奠基人。

4. 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                     

➡️王国维:他不仅精通英文、德文、日文,翻译过康德、拜伦和叔本华的作品,早年还曾用叔本华的学说研究《红楼梦》,称得上近代中国以西方思想阐释中国经典的开山之举。他的研究领域更是横跨文学、美学、历史、哲学、金石学、甲骨文和考古学。这位思路新锐的学人,却一直以清朝的遗臣自居。

➡️陈寅恪被称作全中国最博学之人。

➡️赵元任是一个兼及数学、音乐、哲学、心理学、物理学、语言学的“文艺复兴式的智者”。

➡️梁启超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每天读稼轩词苦中作乐,还在不断地研究辛弃疾。

➡️李济是中国考古之父,主持殷墟发掘六次。

    5. 傅斯年创办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简称史语所:安阳殷墟的考古、梁思永发掘了昂溪史前遗址,史语所和山东大学联合在城子崖遗址发现了龙山文化。

    6.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林徽因,刘敦桢与《营造法式》的羁绊。

太多太多的人物故事,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值得我们记住!

读完这本书,作为女性,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林徽因!

曾在一个小视频里看到有人是这样总结她的一生,特别的认同。她说:

林徽因既担得起锦衣华服,也受得住粗布麻衣。她不仅在自己的专业建筑上有造诣,也能在诗书中品味人生,纵有倾城姿色也永远波澜不惊,纵有倾慕万千,只为心中不变的空灵!不管别人怎么言语,她永远都是从容冷静!

总结得真精辟,林徽因那种空谷幽兰的气质也让我从心底里佩服和向往!

读完这本书,看似跟我们现在高科技快节奏的生活没有关联,但隐约中我们或许多少会知道自己失去了些什么,今后应该做些什么。这些行走在田野上的大师们的故事,他们的奋斗历程,他们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追求,他们为国家、民族、学术拋弃个人的荣与辱、富与贵,甘愿奉献终身的家国情怀…是多么地宝贵并值得学习和传承的精神财富!

大师虽远去,精神永流传!

一本好书,一次成长!这次成长,值得悠长!

最后让我们尽自己的努力影响孩子,不忘历史,砥砺前行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