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出蜀记

说起李白,大家都不会陌生。

他的少年时期是在四川度过的,李白和他的父亲从西域归来,父亲便让他努力读书。

就这样,他五岁能“诵六甲”,十岁已能“观百家”了。

到了15岁以后,李白已经学有所成就了。

剑术已经达到“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文采已经达到“十五观奇书,做赋凌相如。”

但是他仍然觉得自己有待提高,于是在18岁那年,他上了大匡山去寻找赵蕤学习。

但因初次没有见到老师,从而写下了千古诗篇: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唐)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

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

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

无人知所去,愁倚二三松。

然而李白没有放弃,拜访了几次之后,终于成为了赵蕤的弟子。

于是,李白每日和自己的师父吟诗作赋,逍遥自在。

随着李白渐渐长大,他决定离开故乡,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去长安施展自己的才华,这毕竟是自己的故乡。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可见他对故乡的感情是很深的。即便如此,但也挡不住他去往长安的心!

在初春时节,李白坐着小舟告别了峨眉山:

峨眉山月半轮秋,

引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一路行舟而下,顺水而行。在走至荆门处,回想起自己,不远万里,从蜀地到达了荆门。又看到眼前的景色,江水波涛汹涌,平原一望无边,不禁吟道: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虽然到了荆门,景色是那么优美。但李白仍然,留恋着自己的家乡,留恋着故乡水。

就这样,李白出了蜀地,但他并没有直接去往长安,而是向东行驶,去江南旅游了。

在此途中,李白又写下了千古绝唱的《望天门山》。

在此之后,李白踏入了长安,开启了他的坎坷经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李白自幼好学,“五岁诵六甲,十岁观百家,十五岁能赋相如,剑术自通达。” 二十岁那年,李白无意中听...
    王子猷阅读 2,639评论 0 2
  • “谪仙人”李白在出蜀之前,可是经过了勤学苦练的。他刻苦读书写作、练习剑法,甚至还想学习道教,过神仙一样的生活...
    owen胡阅读 3,870评论 0 4
  • 第一部分:从五岁到二十四岁(705年一724年) 1、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五言律诗) 唐 · 李白 犬吠水声中,桃...
    精致典雅阅读 1,085评论 0 0
  • 李白作品年表序列 时间 背景 作品 710年 唐睿宗景云元年 10岁。读诸子百家,通诗书。“余小时,大人令诵《子虚...
    彤同妈妈阅读 13,904评论 0 7
  • 自己很容易喜欢上比自己年龄大的人,叔叔控吧,希望以后可以拐一个叔叔回家。 胡叔叔被送了个太太团,从此叔叔不止会出现...
    w番茄炒蛋w阅读 42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