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语言(golang)包设计哲学/原则与项目结构组织最佳实践

总结下Go的package设计哲学

  1. 明确目的
    • 在准备设计一个包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它的目的。
    • 包的命名就必须明确体现其目的,而不仅仅是为了存放代码。像标准库的io,http,fmt这些包名就很好,而像util.helper,common这种命名就是反面教材。
  2. 可用性
    • 想想使用这个包的人真正的需求,包的使用一定要直观、简单。
    • 在不断迭代开发、优化、完善的时候,不能让引用这个的程序出错。
    • 防止出现需要类型断言具体类型的需求。
    • 让单个包的代码量简化到最少,减少bug,易于掌控。
  3. 可移植性
    • 始终追求最高可移植性。
    • 如果包合理实用,就不要过多在意其它人的意见,没有适合所有人的完美的包。
    • 不要让包成为单一依赖点(即所有其它包都依赖它),每个包都有自己的设计目的,可能多个包会有重复的类型,即便重复定义也不要让包成为单一依赖点,这是API设计原则。

项目结构组织的最佳实践

有两种类型的项目,一种是生成可运行程序的项目(application project),另一种是专门用于被其它项目引用的套件项目(kit project)。
对于套件项目,结构组织根据实际项目用途而定,而对于可运行程序的项目,用这样的结构:
├── cmd
├── internal
└── vendor

vendor存放依赖包,internal存放本项目内部使用的包,cmd存放可运行的程序的代码,如果该项目有多个可运行程序,可以在cmd下建子目录。

注: internal可以被编译器识别,在internal下面的包是不能被其它项目引用的。

internal下面如果有很多包,并且它们需要用到一些相同的逻辑,比如加解密、网络请求等,可以在internal中建platform目录,存放内部使用的套件包,这样的结构:
├── cmd
├── internal
│ └── platform
└── vendor

注:platform下面的包如果成熟了,在未来它们你可以将其开源变成公有的套件项目,供别人的项目引用。

关于日志输出,公有的套件项目不要打印日志,因为它是要被其它项目引用的,打印日志的逻辑应该让可运行的项目自己来决定。

附上相关演讲视频:《Go语言面向包设计》

插播广告,go的http请求库req,让http请求简单到极致:https://github.com/imroc/req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Android 自定义View的各种姿势1 Activity的显示之ViewRootImpl详解 Activity...
    passiontim阅读 173,761评论 25 709
  • 基础 Go程序通过包(package)进行组织,一个包可以由多个文件组成,但这些文件必须位于同一目录下。每个文件通...
    caojunxyz阅读 6,904评论 0 8
  • 包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随着项目的推进,没有合适的包管理,每一次迭代都将成为开发者的噩梦。尤其是对于进行持续集成的...
    suoga阅读 4,514评论 4 10
  • 股票专题的雪球专刊、知乎周刊,
    思考者王峰阅读 75评论 0 0
  • 也许你并不知道 我还在原地苦苦等你 也许你并未看见 在你转身说放下的那一刻 我的眼泪落了下来 我躲在被窝里 回忆我...
    追我和放弃我的人都是你阅读 265评论 2 1